![]()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有兩個單位不要去繞過 商務部跟IRS 不是因為對錯,而是不需要去浪費時間。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21
文章: 372
|
引用:
人家只是"禁美國員工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 ![]() ![]() ![]()
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只是減少人的工作,或提昇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你對要做的事情到底有多深的了解 沒有足夠了解自己的問題只想站在巨人肩膀上 巨人依然是巨人 山頭往往不是目的地 你不僅上山白費功夫下山還要重新迷路一次 ![]() ![]() ![]()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25
|
引用:
至少應該回應一下已經在職的人員是否需要提出申請? 如果申請沒獲批准是不是就違規了? 至於訴訟,我認識的諸多美國大所都説能打,而且可以直接當違憲官司打, 不過首先要有苦主當原告,否則法院可能以沒有造成實質影響為由和稀泥。(moot)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25
|
引用:
昨晚BIS官員已經說明美國人士的定義參照EAR 772.1, 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在美國居住的其他自然人或是在美國註冊的法人組織都涵蓋在內。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打官司當然可以,但這花費不是幾百萬美元這種小錢。 除非你找到願意不收費但要拆帳的律師。(有把握的律師才願意用這種模式賺錢,也有些單純想紅的律師)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25
|
引用:
很多違憲訴訟本來就是contingency收費模式,這些大所自己會衡量。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我很期待真的有人給商務部一個下馬威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70
|
引用:
我是覺得有可能違憲 就算有造成實質影響的苦主出來 官司要打多久? 2~3年 還是故意拖5年、10年 呵呵 哭啊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 引用:
同感,沒事不要招惹商務部或是IRS 不是對錯的問題。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25
|
引用:
沒錯,官司可能拖很久,但是拖越久造成的實質損失越大, 也更容易出現天價賠償(懲罰性賠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