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2-08-09 林智堅台大學倫案結果出爐 管中閔:學術倫理與誠信是研究基本要求
今日會前台大校長管中閔也到場,強調學術倫理與誠信是學術研究基本要求, 台大一定會堅持,也請社會尊重台大判斷,未來更會向師生加強宣導與教育。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2-12-06 台大論文不公開期限擺假的? 醫師質疑:陳明通學生卻可超過5年
林智堅繼今(2022)年8月爆出論文抄襲,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在近日爆出類似情事, 學位遭到台大國發所撤除,2人指導教授皆為國安局長陳明通,引發外界質疑; 更有人發現,陳明通過去在台大任教期間,所指導的170多本論文幾乎未公開,更讓人懷疑「是否有未爆彈」。 對此,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發文指出,為何台大自身規範「論文延後公開期限至多5年」,陳明通的學生卻可以超過? 根據蘇一峰貼出的照片看來「學位論文延後公開作業說明」指出,涉及機密、 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並經指導教授與系所主管認定者,學位論文得延後公開。 延後公開須訂定合理期限,至多為5年。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WIKI - 2018年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事件
2018年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事件(臺灣媒體稱為拔管案、卡管案等) 是指2018年國立臺灣大學(臺大)遴選校長期間所發生的事件, 主要是以臺大2018年1月5日選出管中閔為臺大第12屆新任校長後[1], 蔡英文政府的教育部指出此案有嚴重瑕疵,拒絕發給聘書, 但教育部的作為亦遭到各界大力質疑, 衍生出一連串關於校長遴選制度以及學術自主的爭議。 因此爭議延燒,一年內先後有潘文忠、吳茂昆和葉俊榮三任教育部長為此下臺, 事後潘文忠回任教育部長。 2022-12-06 教育部為陳明通論文門設停損點?他提「卡管案」怒轟雙標 賴士葆表示,陳明通指導的論文屢屢爆出抄襲,重創了台灣的學術倫理和台大國發所的形象, 潘文忠面對這場風波,除了把停損點控制在「指導教授應課責」,還以大學自治當理由, 不認同全面公開陳明通指導的論文。 賴士葆稱,聽到潘文忠提起大學自治,立刻想到2018年台大遴選委員會選出管中閔當校長, 當時民進黨政府拒絕聘任,結果讓台大565天沒有校長,踐踏的就是大學自治。 他怒批:「那時候整個國家機器出動卡管,民進黨不覺得愧對過去呼籲黨政軍退出校園的訴求?」 此文章於 2022-12-06 11:32 PM 被 polor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2-12-10 教育部攜手監院行文台大 要求課責陳明通與國發所責任
對於台大國發所政治人物學歷接連因論文抄襲案遭撤銷,教育部日前重申八項品保機制, 其中一項要求課責指導教授和系所責任。 即認為一旦學位論文有專業領域不符或違反學術倫理時,指導教授應負相應責任, 所屬系所也有責任檢討改進品保機制。 對於今(10)日傳出教育部配合監察院,已發函給台大,課責指導教授與系所責任。 教育部證實並說明,該案配合監察院調查,並依八項論文品保機制,早先即已函請台大, 將查處情形及指導教授課責情形函報部。 教育部將俟學校釐清責任報部後,依規定衡處。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2-12-24 將卸任台大校長 管中閔:離真正大學自治尚遠
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即將於 2023 年1月7日卸任,今天主持最後一次校務會議, 他說,4年經驗讓他知道:「我們離真正的大學自治尚遠。」沒有真正的大學自治,台大就難以脫胎換骨。 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於 2018 年1月選出管中閔為新校長,原訂同年2月上任, 但教育部認定遴選程序有瑕疵,要求重啟遴選,遭台大拒絕,雙方僵持近一年、歷經3任教育部長辭職, 直到 2018 年 12 月 24 日,前教育部長葉俊榮召開記者會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3-01-08 卸任台大校長 管中閔:期待政治干擾與壓迫永遠絕跡於大學校園
台灣大學7日舉辦第13任校長交接典禮,在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見證下,管中閔將印信交給台大新任校長陳文章。 管中閔表示,雖卸下校長職務,但還是在校園中,未來會有更多時間接觸學生, 但「希望我在管理學院,再也看不到各位(媒體)。」 管中閔指出,對於未來, 期待政治干擾與壓迫永遠絕跡於大學校園,也期待法規與制度能真正落實大學自治。 這樣台大以及其他大學才得以充分發展,真正成為學術自由的樂土。 台大是他永遠的關懷,擔任校長時如此,以後依然。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3-09-12 管中閔會見柏克萊大學校長被問1尷尬問題 網:想知道怎麼答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退休後生活依舊忙碌,先是與作家楊渡出書,接著又捲進選舉傳聞,本人則依舊忙於學術交流。 他在昨晚(11日)與加州柏克萊大學校長克莉絲特(Carol Tecla Christ)餐敘,卻被問到「為何選後1年才就任校長」, 讓網友都好奇怎麼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5-04-15 學術自由不可妥協!哈佛大學怒嗆政府違憲,成為全美第一所「向川普說不」的菁英學府
1961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在卸任演說中強調, 自由大學歷來是自由思想與科學發展的源頭。 (the free university, historically the fountainhead of free ideas and scientific discovery……) 對比今日的美國,格外令人唏噓。 儘管其他大學也曾反對政府干預校園事務,但哈佛此次明確拒絕聯邦政府的行為頗具象徵意義: 此前,哈佛曾因屢屢讓步而飽受爭議,而這次起身反抗,是今年川普政府施壓學界以來,最明確的「不服從」事件。 哈佛大學14日在致政府的回函中表明: 「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政府都無權決定私立大學該教什麼、該招收與雇用誰、又該進行哪些調查與研究。」 並指出校方過去15個月來已對相關問題進行重大改革,包括嚴懲違規師生、強化校園安全等, 而政府的種種要求「根本是想直接規範哈佛的思想氛圍」,這違反了《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的規定。 儘管川普的政策反反覆覆,但他整肅「菁英學府」的企圖一直都很明確。 《經濟學人》指出,這場政治鬥爭不僅可能顛覆美國大學長期以來與聯邦政府間的合作默契, 恐怕也會對美國創新、經濟發展,甚至整個國家性格帶來劇烈影響。 《經濟學人》表示,學術自由正是過去70年來,美國成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原因之一, 這也是俄羅斯與中國難以做到的。 學術自由是美國的基石,就如同人民有權批評總統而不必擔心遭到報復一樣,真正的保守派一向明白這一點。 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在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時就警告: 當大學過度依賴政府補助時,政府就能控制學術研究。 這番言論在過去像是危言聳聽,因為美國從未有總統試圖整肅大學; 而如今,這樣的總統不僅出現了,且更讓人擔憂的是,這還只是剛開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5
|
2025-04-22 頂尖對決!哈佛大學告川普政府 怒控凍結719億經費干預學術自主
哈佛在訴訟中主張,政府此舉是「施壓行動的一部分」,意在迫使該校「屈服於政府對其學術課程的控制」。 同時,川普政府試圖干預大學教師的教學內容及學校的聘僱決策,已經違反第一修正案。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