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0-09 馬英九批「非核家園」大笑話 民進黨回酸:忘記自己封存核四?
李坤城進一步說,馬總統2016年的5月卸任時,全台備轉容量一度只剩下1.64%, 馬政府執政時對能源轉型工作毫不用心,這些無可抵賴的缺失就是國民黨留給大家的爛攤子, 國民黨卻選擇性失憶,還要把自己的能源政策失敗推給非核家園,簡直是可笑。 PS. 核四攤提計畫已迫在眉睫,望長年的歷史[成果]盡早讓民意負責 |
|||||||
2022-10-09, 10:59 PM
#241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0-13 俠客會客室》缺電告急,難掩真相:蔡政府能源政策失信於民
蔡總统最近提出的加速產業凈零轉型,強調政府將以「先大後小、以大帶小」模式,共同達成凈零轉型的目標。 產學界卻憂心,如果不趕快在半年之內申辦核三延役,或核四商轉, 台灣缺電10-15%的惡夢在2030年之前都將如影相隨,產業凈零轉型更將徒增巨大的路障。 電子系統提供穩定供電與降低電力排碳係數是國家因應全球「凈零競逐」經濟的王道。 歐美日等從今年初開始紛紛採取靈活性的能源政策,例如:歐盟為促進電子結構低碳轉型, 今年二月提出「有關核能與天然氣的氣候分類法補充授權, 將天然氣和核能認定為「過渡性綠能」。這是國際認定的好解方,我們卻不用。 再生能源確實有助電子排放係數的下降。問題是,它供電不穩定。 天然氣,可快速啟降,惟仍屬高碳排放,加上國安考量,僅能維持約30%的適當配比。 台灣最符合低碳與氣候靭性的電力結構是:再生能源60%、天然氣30%和核能10%。 台電占台灣電力市場八十六%,重要性不言可喻。 不幸的是,由於政府堅持凍漲電價,台電已是個瀕臨破產的問題公司,政府再不正視問題。 並負責任地解決,對台灣的能源、零碳的傷害將無法彌補。 廢核:不願明說的代價 資本額3303億元的台電財務狀況有多糟? 今年八月大虧283億元,前八個月賠了1515億元,累計虧損高達1931億元; 近三年累計發行公司債2037億元,今年發債利息比去年大漲一倍多; 規畫中的大項支出計有增建燃氣機組四千多億元、強化電網韌性5645億元、處理不良資產核四約2800多億元。 即使經濟部決定將對台電增資1500億,但仍入不敷出。 PS. 核四攤提計畫已迫在眉睫,望長年的歷史[成果]盡早讓民意負責 |
||
2022-10-14, 07:22 PM
#242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0-15 當核能大國向綠能大國購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能源價格飆升。七月八日,歐洲議會將天然氣和核能納入歐盟的「永續金融分類法」, 讓相關的投資可以發行債券、優惠借款;天然氣一半來自俄羅斯的德國,除了向中東、南非尋求替代能源, 八月總理蕭茲也造訪挪威,確保更多的供應; 九月底德國官方宣布,原訂二○二二年底除役的三座機組中,兩座延役至少四個月。 本質上,歐盟只是將天然氣、核能比照綠能所享有的金融待遇,歐洲國家無一因此修改其能源政策。 換言之,歐盟是救急,而不是核能大抉擇的急轉彎,更不是昨非今是的熱情擁核。 台灣擁核人士,認為核能有兩大賣點:便宜、穩定。 法國核電廠歲修高峰時,會向德國買電;往年寒冬,法國也向德國買,但今年提早在夏天就向德國進口電力, 原因是去年底某些機組被核安單位強制整批停機檢修,加上高溫與旱象,部分電廠缺少冷卻河水而暫停運轉。 法國重押核電,一旦系統性風險出現,衝擊將大於電力多元的德國 (二○二一年來源組成:40.9%再生能源、27.9%燃煤、15.3%天然氣,11.9%是核能)。 台灣能源政策可以很簡單:非核(目前核能僅佔五點六%,取代不難); 天然氣、煤、原油等力求分散風險; 再生能源比重越高,台灣就越安全,套用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受訪時的話, 畢竟沒有任何軍事行動,可以封鎖風、水、太陽。 此文章於 2022-10-16 05:08 PM 被 polor 編輯. |
2022-10-16, 05:07 PM
#243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0-16 〈社論〉處處是錢坑 政府應留意財政危機
全球能源危機,台電今年到8月已大虧1515億元,預計全年至少虧損2千億元, 中油預估到年底將虧損1600億元,加上勞動基金慘賠已達二千億元以上, 國防預算明年爆増達5863億元,今年稅收總計預估才3兆元,如果再不嚴控預算,政府很可能破產。 台灣98%能源靠進口,但是電力規劃全部是用成本最高的天然氣、石油、綠能、煤炭, 排除了低成本的核能,導致成本結構偏高,再加上全球能源危機,台電公司不大虧也難。 台電公司資本額3千3百億元,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2.86元,資產總額2兆2621億餘萬元, 負債總額2兆59億餘萬元,每股淨值只剩7.76元,到8月底為止,大虧1515億元, 每股虧損高達4.5元,全年至少虧2千億元,每股虧損6元以上,負債已經快要大於資產,差不多可以宣告破產了。 依據經濟部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離岸風電每度4.5元,地熱發電每度5.77元, 廢棄物發電5.14元,海洋能發電7.3元,地面型光電3.94元,水面型光電4.33元, 離岸風力發電4.5元,陸域風力發電2.1元,其他石油、天然氣、煤炭發電, 但是最廉價的核電每度成本0.76元,即將退場。 政府施政不應都考慮選舉需要,討好選民,導致處處都是錢坑,終將拖垮國家財政, 如何週延規劃各項政務,推動改革,合理反映成本,並讓人民充分了解, 正在考驗政府的施政能力。 |
2022-10-17, 05:47 PM
#244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0-14 政府力推儲能 饋線蟑螂令業者頭疼
台電與經濟部合力要在2025年建置目標1500MW的儲能系統,以因應再生能源併網對電網帶來的衝擊, 然而作為政府穩定電網政策中關鍵的一環,儲能業者卻表示,還有諸多問題尚未解決, 包括饋線申請問題、銀行融資、原物料上漲等等,因此對於政府2025年的儲能目標是否能夠達標,表示存疑。 其中電壓在69kV以上的稱作「輸電線路」; 從變電所降壓至22kV、11kV以下的配電線路,也就是變電所到用電戶之間的線路,叫「饋線」。 台電去年推出電力交易平台,讓民間的儲能業者申請並提供調頻輔助服務(AFC)。 根據台電官網,截至7月底,已申請通過的調頻輔助案件有154件、申請容量約2811.8MW, 然而已完成並實際參與調頻輔助服務的案件數只有20件、總計容量69.5MW。 申請完成的容量比例約2.5%。 台普威能源營運長李威儀也指出,這些人去申請饋線權利後,再待價而沽, 「其實不太應該是這樣」、「因為這是屬於全台灣的資源,並不是仲介的資源, 那你懂了這個遊戲規則之後,就去申請下來待價而沽,我們明明做儲能的投報率有限, 還要去把權利購置進來,其實是相當的不合理」。 對於業者們的抱怨,台電發言人吳進忠無奈表示,這就是台灣人的商業模式, 太陽光電發展的過程就有發生過饋線蟑螂的問題,「我們不鼓勵這樣」。 至於解決方法,他說,從核發許可這天開始,業者有一年的時間去做興建, 因此到期後業者若無併網或適當的進度,台電便可把許可取消,被占用的饋線容量便可以釋出。 此外,因為政府目前以消防安全為由,規範儲能系統必須要設置在編定工業區內, 因此既要求要在編定工業區、又必須要有台電的饋線經過,種種要求都造成土地稀少性。 「光剛才那個饋線蟑螂的問題,幾乎就被占掉一半的使用權,沒有使用權你怎麼蓋?」李威儀說。 要讓業者對發展儲能有信心,政府還有很多問題待解。 |
2022-10-20, 09:15 AM
#245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0-15 日擬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
在日本33座商轉核反應爐中,有4座已獲准可運轉最長60年。 九州電力公司本月12日申請將川內核電廠兩座反應爐延役, 關西電力公司和「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先前也提出類似要求。 受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影響,能源供應吃緊,且價格飆漲, 加上全球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趨勢,讓核電廠穩定供電和幾乎無碳排的優勢再獲關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8月承諾將重啟更多閒置的核電廠,並考慮延長現有核電廠的使用年限。 |
2022-10-25, 08:02 PM
#246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1-06 台積1奈米廠恐耗電百億度 台電要買電
學界擔心,在核電煤電基載電力大減下,新廠恐犧牲其他工業與民生用電。 但台電強調,會靠大潭新機組與向民營電廠購電因應。 以政府電力報告,2028年全國負載約4200萬瓩來說,光1奈米廠, 就相當全國用電量的2.3%左右,之後台積電整體用電量合計應該超過全國15%以上。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指出,這座台積新廠用電量並不在長期電力供需報告內, 經濟部要靠加強電網與高壓雙迴路只說了一半,未來三年基載核電除役, 煤電也從43%降到30%,再生能源進度落後,又不可能有充足天然氣可供發電。 「如此勢必要先犧牲其他工業與民生用電戶。」 線路部分,吳進忠表示,目前大潭電廠輸配線路到竹工至龍潭超高壓,是否需要擴充, 屆時會再檢討,不論如何,一定會滿足台積建廠需求。 |
2022-11-06, 10:10 AM
#247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1-07 新核電業超尷尬 只有一家俄企供應燃料 歐美不敢制裁
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危機,重燃各國對核能的興趣,尤其把目光投向新一代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但路透指出,如今遭遇一尷尬問題:目前全球僅有一家俄國企業銷售SMR所需的核燃料。 雖然目前沒有西方國家對Rosatom施加制裁,主要是考量到該公司對全球核能產業的重要性, 但X-Energy、泰拉能源(TerraPower)等SMR核電廠開發商,都不想倚賴俄國的供應鏈。 路透報導,一旦Centrus啟用並運轉這座生產設施,需五年時間才能開始每年生產13公噸HALEU, 但這樣的產量還只是美國能源部規劃2030年所需核燃料量的三分之一。 此文章於 2022-11-07 03:55 PM 被 polor 編輯. |
2022-11-07, 03:54 PM
#248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1-11 【王智立專欄】台灣能源政策的思考
試問,台灣的能源政策是邁向「非核家園」還是「非褐家園」? 「非核家園」是執政黨過去一貫主張,擔心的是核電廠的安全以及核廢料的處理問題。 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議題浮上檯面,去年的COP26確認了2050淨零碳排的時間表後, 以生產製造出口貿易為主、工業用電量佔六成的台灣經濟,如何擺脫燃煤、 天然氣等火力發電佔了超過八成的能源結構,成為「非褐家園」已躍升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大決策! 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執政當局訂下「50%天然氣、30%煤、20%綠能」的能源組合方案, 並修改電業法預計在2025前全面「去核電」,即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中明定: 「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 然而短短不到兩年,在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中,「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獲得過半數選票支持, 推翻了未經充分溝通、罔顧能源穩定又倉促立法的條文。 但執政當局並沒有因此尊重民意透過公投表達出的憂心,也無進一步重新思考台灣未來的能源政策。 而風/光/水力等綠能發電亦是緩不濟急。以太陽能發電為例,白天黑夜、晴天下雨、空氣品質都將影響發電供電的穩定性。 如果百分之八十的電力供給都將增加碳排,將來台灣可能連國際貿易都做不成, 或是為了出口,企業們需準備付出大量的碳關稅, 包含歐盟的CBAM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以及美國的CCA(Clean Competition Act) , 這些將大幅增加企業的成本和減少國際競爭力。 SMR這種下一代小型化模組化的核分裂反應器,安全性更好,興建難度降低, 不需在現址興建,可依未來需求的增加,持續擴充至更多模組。 環保團體所關心的是環境接受性(含核廢料處理)與核電本身的安全性, 包括台灣興建SMR的潛在場址評估,不同設計方案所針對的潛在用戶與可能之場址, 評估包括廠址環境狀況,地震威脅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風險評估,SMR的設計理念就是以安全為第一考量, 特別是在完全失去外在電力的情況下,仍能利用既有的設計自然對流讓反應器繼續維持在安全的運行。 |
2022-11-12, 09:09 AM
#249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78
|
2022-11-16 美學者狠批 台灣廢核簡直是瘋狂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上周應美國史丹佛大學之邀參與研討會, 以「核能與能源安全」為題分享看法。 他表示,台灣追隨德國廢核,德國走了12年才把再生能源占比從5%提升至20%, 台灣卻要在4年內從6%提升至20%,「2025年電力供應勢必面臨巨大挑戰」。 會議主持人史丹佛大學政治及社會學教授戴爾蒙(Larry Diamond)直言, 「台灣淘汰核能,簡直是瘋狂(madness)」。 ----------- 具名[專家]的建議有用嗎!? |
2022-11-16, 11:58 AM
#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