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995
|
引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inocVHpzk Mentour Pilot 說高角度油門直接大開下突然又一個抬頭的動力反而會造成第二次失速,尤其是那個MAX 8。。。 ![]()
__________________
“Suffering is not good for the soul, unless it teaches you how to stop suffering. That is its purpose.” - Seth Speaks: 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 Soul “Live every day to its fullest, and do not be a slave to your hopes for the future. If you do not learn to enjoy today you will not enjoy the future no matter what it may bring.” - The Seth Material “Desire, wish and expectation rules all actions and are the basis of all realities.” - The Seth Material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5
|
引用:
有點不太想認真回這段, 但是還是回一下好了 https://www.quora.com/Why-did-Boein...ign-the-737-Max 屁股加長, 大推力引擎, 加上和機翼的幾何位置(引擎位置升高, 向前挪移), 搭配上滿載的重量 在737MAX上面就會是災難 這告訴你的是, 從幾何學上來說這架飛機就容易自行產生高攻角然後失速(737NG就有類似的問題了, 但是到了737MAX這問題被再度放大) 認真說起來, 如果已經是必要的修正, 那就應該要停飛到修正完成為止, 而不是賭賭看運氣等她掉兩架...... (不過看向空軍加油機的交機狀況...連FOD都沒搞定, 也沒辦法要求甚麼) 後面可以來點輕鬆的, 看看老美鄉民的嘲諷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9414775 "How was this package advertised in the brochure? Pay extra and when the airplane nosedives at high speed, this useful indicator will helpfully warn you it's because AoA reading disagreement?" 我應該後面要加個for god's sake嗎?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災難」也太危言聳聽... 每架飛機都有它的極限。 今天波音是為了讓飛行員無痛 NG 轉換 MAX 才有 MCAS 這東西... 今天波音真的拿掉 MCAS... 737 MAX 也還是可以飛... 它要做接近垂直起飛也不是不行... 只是飛行員轉換需重新訓練... 所以訂單就會大量減少... 要是 737MAX 沒有 MCAS 就會墜毀,那 JT610 前一天那個班機就會已經墜毀了... 不會由駕駛艙的非值班機師點出解決方法而度過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t-later-crashed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
引用:
節錄: "After the Lion Air crash, two U.S. pilots’ unions said the potential risks of the system, known as the 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 or MCAS, hadn’t been sufficiently spelled out in their manuals or training. None of the documentation for the Max aircraft included an explanation, the union leaders said." 我認為主要問題不在MCAS,問題在於波音[為了訂單便宜行事]的作法 因為新發動機...等問題,導致波音不得不開發MCAS輔助飛行員操控737 MAX-8 一切都是為了讓飛行員覺得開這台新型號飛機就跟之前舊型號飛機一樣 在商業上,波音過度強調新機型無縫接軌,讓飛行員淺在意識中缺少危機感 導致飛行中遇到問題普遍第一個想法就是用舊機型的解法,但某些狀況下新系統偏偏不吃這套 最後就栽下去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所以這也算是配合客戶的cost down吧,不過該做把關的人沒做好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5
|
引用:
for god's sake, 要是737MAX有一開始就做好這些training就沒這些問題了 737MAX即使沒安裝MCAS不一定會墜毀, 但是會變得難以操控..... 大概世界上需要多點Sully機長才有機會吧 https://www.facebook.com/sully/posts/10157074728667236 然後, 這傢伙就在發完言後被幹翻了 -- 如果民航機要搞到新手村沒人可以駕馭, 那其實TU154應該也是不錯的選項 大眾印象中, FAA應該是安全的把關者, 而波音是有大量冗餘安全設計的優良廠商 (看看華航CI-006事件還能全身而退, 少了機長之前駕駛戰鬥機的經驗或是波音只是按圖施工都會是慘劇.... 冗餘設計已經是航太與核能產業必要的項目, 這和"即使XXX裝置沒有時裝也能正常"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這種"即使XXX裝置沒有實作也能正常"的想法, 基本上都是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 在我們設計工業等級產品也不可能用這種思維去處理.... 即使是現在我們正在做的軟體或硬體設計, 也得考慮大量的error control功能, 避免客戶北七去搞些不符合spec的操作行為, 這些疊加起來, 只能說波音可能覺得這種小問題不重要之類的...股價太高了, 人命太賤了, 才會幹出這類事情)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 我在思考737MAX用LEAP-1B引擎(風扇直徑176cm),能不能用正常的角度安裝時, 想到737的機身跟707/727/757一樣,其中757用的RB211-535引擎更大顆(188cm),可見這個機身可以裝更高的起落架,來達成大引擎正常角度安裝的設計。
但卻發現757的駕照是跟767共用?757/767的機體尺寸差距,比737/757差很多吧!駕照共用的原則是什麼?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
引用:
這個說法不太對,裝兩個以上的感應器,主要不是為了聽那個感應器的,而是系統自我能檢查,攻角感應器是否有失效,飛機與汽車的設計邏輯很類似,汽車一個感應器內部,都會有兩組感應晶片或電阻,做為自我檢查使用,飛機也是一樣的,若兩個AOA指示角度偏差過大,就會警告飛行員AOA失效,一旦AOA失效就應該相關的設備都要自動跳回手動模式,而每個主要設備與感應器具有自我檢查功能,在飛機與汽車上都是有被規範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這點真的很奇怪... 更何況 757 是單走道 767 是雙走道... ... 引用:
737MAX 沒 MCAS 也不會難以操控。它只是操控特性跟 737NG 不同而已,但是絕對跟你們扯的 TU-154、F-16 等的那種等級不同。 就像今天說加速快比較危險... 因為 125cc 機車比 50cc 加速快一點所以比較危險... 但這絕對不代表 125cc 就瞬間可以跟 Yamaha R1 加速快的危險度比... 所以請不要拿差距太大的出來比較... 另外民航機本來就不該是新手村可以駕馭的。 所以美國才有那種 1500 小時以上才可以去飛的規定... 加拿大基本上妳沒 1000 小時妳應該也很難搶到飛行員位置... 那這些人拿到這些小時前都在幹嘛? 我可以跟你說... 我有一些朋友跑去飛 bush 都飛了 1500 都還沒拿到飛行員位置... 飛 bush 時都在幹嘛? 零下 40 度裝底下裝雪橇板... 在天氣惡劣附近大多沒塔台及儀器導航的地方起飛降落... 自己去計算飛行重心沒算好或是客人很堅持要把吊起來的魚塞到機尾就會跟我其中一個朋友一樣掉下去再見... 加上這些都是真實手動飛行時數... so... 當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去 ICAO lobby 要降低民航機飛行員飛行時數... 怎麼就沒看到有人在罵這些國家的民航機關? But I get it... 很多國家本來就比較難有機會去訓練這些人... 又不是每個國家都跟美軍一樣幾乎每個軍種都有養一海票飛行員... 經濟個人也很難負擔... 所以就只能拿他們國家的人民生命去訓練這些菁英... 況且他們也可以說北美也不是沒有因為飛行員失誤而失事過... 沒錯... 但 1500 小時的職前訓練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沒有一定會有更多飛行員失誤而失事... 飛行員是最後一道防線... 我不覺得新手村出來的可以當最後一道防線。 尤其現在民航機在一堆科技的幫忙下越來越安全時... 飛行員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去真正的練習 pure flying... You never know when you gonna need it...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 引用:
737MAX沒MCAS的話,就是一台催油門會上抬,收油門會下降的飛機,我相信這也不會多難開,但駕照就不可能跟737NG共用了。 目前兩起事故都是忽上忽下好幾次,應該不是固定角度的錯誤訊號,而是不斷變動角度的錯誤訊號所致,所以在地面的檢查過程可能無法發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