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縮就叫你怼王
https://www.ft.com/content/fa0f6749...7b-7b534041f6f8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計劃放寬對汽車製造商的一些最嚴厲關稅,這是在產業高層近幾週密集遊說之後的另一項貿易戰讓步。
根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此舉將使汽車零件免於受到川普針對中國進口產品所實施的關稅影響,這些關稅原本是為了反制芬太尼的生產,同時也將免除對鋼鐵和鋁材的徵稅——這被稱為對關稅的「去堆疊」處理。
不過,川普此前對所有外國製汽車徵收的25%關稅將維持不變。對零件的另一項25%關稅也將保留,並預定於5月3日生效。
儘管華府此前已讓汽車產業避開對主要貿易夥伴所實施的「互惠」關稅,但美國汽車公司近幾週來持續要求進一步豁免。
這些讓步將對汽車業來說是一場初步勝利,也顯示川普在面對關稅可能推高美國車價、破壞供應鏈、導致失業的疑慮下,再次對其最激進的關稅政策作出退讓。
汽車業高層近一週來對關稅的批評愈加強烈,Stellantis董事長約翰·艾爾坎警告稱:「美國與歐洲的汽車產業正因川普的貿易政策而面臨風險。」
另一位汽車業高層表示:「我們已敦促政府——不要用這麼多額外關稅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擊我們……這真的會危及我們產業的健康。」
這項豁免措施也進一步顯示,川普在其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劇烈拋售與美國可能陷入衰退的警告聲中,願意對特定產業讓步。
川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施加高達50%的「互惠」關稅,後來將稅率在90天內下調至10%的基準。
上週,政府宣布將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排除在互惠關稅之外,但未來可能另行對這些進口品加徵其他稅負。
總統上週也曾表示,汽車產業將會獲得「協助」。他還曾表示,對於符合2020年《美墨加協議》(USMCA)規定的墨西哥與加拿大製汽車進口,可提供更優惠的條件。
符合USMCA條件的整車與零件,僅對其非美國部分徵收25%的關稅。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的談判主要聚焦於簡化徵稅實施方式,例如簡化車輛零組件的原產地規則。
川普為報復中國在芬太尼生產方面的角色,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20%關稅,後來又加徵「互惠」關稅,稅率一度提高至125%。
汽車零件並未納入「互惠」關稅範圍,因此來自中國的相關產品目前僅需繳納20%的「芬太尼」關稅,還可能須另付鋼鐵與鋁材含量的相關稅負,以及25%的整車關稅。
白宮拒絕對此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