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ys070
以後洗產地還會有,不然就是搞出口第三國包裝組裝
|
其實這都是汙名化~ 對於一個搞製造業的而言, 想拿去做的國家, 請盡管規劃.
拿低價來講的時候都忘記了, 很多時候某些地方製造業低落都是自己的原因(複數).
1. 製造業個別法規.
2. 環境保護法.
3. 勞工效率(不講素質因為會引起爭論).
4. 公務機構透明度.
... 以此類推.
別的不說, 這個周一, 我問南邊美國廠的前同事他怎麼了? 他說很多人不在.
我說請假正常, 但大家沒有協調? 總是要有相關職務代理人稍微處理緊急事件?
=> 沒有人要協調, 因為沒有人想犧牲自己的權益, 也不想輪流.
當一個地方環境文化變得每個人都要好處先拿, 也不想彼此互相, 缺乏信任.
那... 怎麼談合作? 製造業不是創意產業, 一個人可以一枝獨秀, 製造業是團體.
以上講的不是對岸, 不是俄羅斯, 是北美(我相信歐洲也是如此因為經歷太多次空城計).
這類地方的服務業/製造業, 要強也強不起來.
要靠科技業, 要靠創意產業, 要靠不用太依賴合作的產業.
美國最近的表現就是這種體現, 不會想要互相, 缺乏信任... 還需要我細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