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olar168
其實我在想, 現在是不是不該再蓋一些大樓?
因為好像地震越來越多的感覺, 蓋了大樓倒塌救援會變得超困難 
|
倒塌救援 <= 連亡羊補牢都不算是
地震區房舍設計一致指向抗震能力 . 房不倒人才不會死 . 也免救援
想清楚建築邏輯序列 . 不要整天歪歌與修那台Y牌GTR
=====================================
大樓是都會人口密集下
妥協的產物 (包括臭不可聞的國家攀比心態 . 世界高樓競爭)
妥協了啥 ??
1. 人三樓以上哉下來 . 泰半是死
2. 基於人因之先天因素 . 火災發生率高
(人數與建築棟數的比 <= 集合住宅與透天差異太大)
大樓一棟倒死一堆 : 透天塌死幾個
大樓人多 . 不慎引發火災的機會大 : 透天就那幾人 . 發爐的人因因素少
3. 基於物理 . 建築構造是牽一髮動全身的
舉如桁架鋼橋 . 只消桁槓斷一根 . 整條橋軟腳砸下地來
而桁架橋普遍有數百根桁槓 . 就有數百個斷橋機會 (像去年美國被船撞的 . 一次拖下橫跨4橋墩的三條橋板)
又如無樑架構的樓板 . 只消數十數百個樓板之一失去緊固 . 則這樓有崩塌的風險 (重量疊加的垂直骨牌效應)
而泰國這倒樓有幾張樓板 = 幾個倒樓機會 . 蓋越高樓板越多則越可怕
凡是高樓建築 . 本來先天就有
危險建築的因素
但人們不會將其劃入危險建築 . 選擇略過
卻是陽具狀大樓的力物理劣勢 . 與集合住宅人數棟數之比造成的人因問題 . 何時騙過人 .....
像我這種對冗餘量保守的建築人 ~ 視超過三樓高一律是危險建築
憑藉的是對物理與人群的瞭解 . 及2+3項以數學計算的風險 (一般人不會想到可以這麼算) .......
凡是建築量體越大越脆弱 . 越高越脆弱 . 人越多越脆弱 . 設計越複雜越脆弱(如台中百貨氣爆)
不信去寵物店買個狗屋 . 強震之下是101塌 . 石門水質塌 . 你家房子塌 . 還是狗屋塌 ??
人住的 . 獨戶低矮透天為王 (排樓透天不是很好) . 貨櫃屋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