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 分析的可能方案與其中利害
https://mingchikuo.craft.me/WdebnwtuUk1BZW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公開表示,計畫對台灣半導體出口課徵更高關稅,並認為台灣人搶走美國人的工作。
1. 需看懂川普發言弦外之音:川普真正想傳遞的是美國先進製程製造落後台灣的嚴重性,並急於解決。
2. 不需糾結川普發言字面意思:以關稅為例,台積電每年出口美國晶片的金額低於其單月營收,且能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故可忽視關稅影響。但這不代表台積電能用「接受關稅」的方式來回應川普發言,因為川普仍有諸多手段能逼台積電上談判桌。
談判關鍵:川普的目標 vs. 台積電的底限
1. 川普的目標:在任期內強化美國的先進製程製造能力,盡快看到成果。
2. 台積電的底限:確保製造know-how與研發活動留在台灣。
3. 談判目標:雙方須在「美國本土製造」與「台灣技術根留」的落差之間找到共識。
川普目標的四種情境分析:從單純設廠到技術落地
1. 情境一: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本土製造
台積電已在亞利桑那州(AZ廠)投資設廠,但川普顯然不滿意現況,因而有近期的強硬發言。
2. 情境二:美國本土擁有更完整的先進製程晶片供應鏈
(1) 若台積電在AZ廠加碼投資先進封裝,能在最短時間內見到成效,同時擴大美國政府與客戶利益。
(2) 若台積電與美國政府取得共識並決定近期加碼投資,此情境發生機率最高。
3. 情境三: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本土製造,但美政府或企業擁有更高參與度
(1) 方案 A:讓美國政府或企業入股台積電AZ廠(甚至更名為ASMC都是選項),但此方案並無顯著附加價值,川普可能不滿意。
(2) 方案 B:台積電主導Intel晶圓代工 (透過入股或合資等),但需整合 Intel 的專利、設備、技術與供應鏈,並說服客戶下單給Intel工廠,過程曠日費時。此外,讓台積電主導Intel晶圓代工業務,可能非川普所樂見。
(3) 目前市場傳聞最多的是方案B,但因非常複雜,即便會發生,短期內難見到定論。
4. 情境四:技轉-製造know-how與研發活動在美國落地
(1) 台積電在美國、日本、德國的海外廠主要負責產線運作與維護,研發活動與製造know-how (產線與設備參數) 留在台灣。
(2) 若美國要求台積電技轉,將嚴重損及該公司與股東利益,台積電極可能拒絕此不合理要求並讓談判無法進行,故此情境發生機率很低。
投資分析:台積電、上游供應商、Intel與Samsung晶圓代工
1. 台積電
近期談判的不確定性拖累股價表現,但只要台積電保有領先優勢 (代表可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且不技轉,則長期投資價值無虞。
2. 台積電上游供應商
若台積電在美國擴大資本支出,則上游供應商的設備與材料需求增加,市場對此投資機會會更關注。
3. Intel
不管透過何種組織形式,讓台積電主導並協助Intel晶圓代工事業都需要考慮到許多層面,此時追高Intel股價可能面臨此方案短期內難有定論的潛在風險。
4. Samsung晶圓代工
如三星無法改善先進製程品質與良率,台積電與美方的加深合作恐使其更難拿到高階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