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hostcode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淡水
文章: 1,179
1.台灣市場小
2.認證部分成本高,ac/n/ax ... wifi5, 6, 7 每個認證都是單獨收。
3.台灣基本上走美/日歐 規。

市場小,就算拿到世界各國認證,為了要進口到台灣得重花百萬到千萬重新拿認證?

為了一個小市場,花百萬到千萬?不如不要進口。

或者把功能(規格)閹割,少規格少驗收項目。
剩下規格還是要再花百萬以上取的認證。
這就是一堆進口的,到台灣不僅閹割版還更貴或保固短。

另一種就是類剛需,全功能(規格)/大部分規格 重驗。
成本轉嫁消費者。

所以造成:
1.沒進口 (東西價格低,毛利沒多少,光檢驗成本就收不回來)
2.台版沒比較便宜,但功能半殘。
3.功能大致沒變,但價錢比國外貴(收入又沒比較高),或保固短。

這就是為何大家要買水貨。
這才是源頭的因。

後面收審查費也是 NCC 自己搞自己造成的(流程很多地方有改善空間)

少數真的有差異在搞自己的認證,其他沒差異的為何不放過自己。規格幾乎也是照抄別人的。

這樣 NCC 僅需審查進口項目,根本不需跟最下游收。量大成本高又擾民。
舊 2025-02-12, 10:50 PM #3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hostco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