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符合國際規範的產品其實大可不必搞這些, 要說檢驗, 直接找合格機關, 驗可簽章就好.
消費品我不懂, 工業品我比較清楚, 但每次開箱也看到產品貼紙寫一堆符合什麼規範不是嗎?
而海關/國內相關單位抽驗無可厚非, 打開內容不符就重罰即可, 何必搞到一堆人都要麻煩?
=> 從源頭管制! 不是從終端! 哪個容易做, 有頭腦的都知道!
要收錢就收錢, 不要講什麼大道理, 國際貿易行之有年, 這些問題早就是常識了.
我也經常付錢處理工作的事情只求東西趕快到, 可以進行維修之類的後續工作.
為何這次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 因為搞到消費品, 公司不會去計較(如果有時間/其它壓力).
消費者最有時間跟你盧那幾百塊錢, 但其實... 道理都是一樣的.
至於某個律師我只能嘲笑, 立場每次都是幫忙講話, 其實大可不必多說, 都是廢話.
因為你會說的, 其他幾位也會, 都一樣的, 沒有真正有用的資訊, 或中立的分析看法.
P大講的是流程, 很中立, 了解流程也好. (只是那也無關於真正用意)
很多時候, 怎麼做事情, 根本就不是表面的原因, 有膽子就直接禁止進口.
就說源頭規範與我國得有什麼衝突, 直接就全面禁止, 不要囉嗦.
很多人指出來各種情況下的矛盾了~ 很多"所謂的擔憂"都是越辯解越難看.
我也很想直接說亞洲不用鳥北美的CE或歐洲的OOXX什麼都可以, 對不對?
但有了徽章就是有, 你要接受, 就不要囉嗦, 也不要找什麼理由.
=> 從源頭規範管制, 不是終端! 從終端就是錯的, 不用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