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未成年變性手術 衛福部稱僅限雙性人
林靜儀說明,指引當中的未成年雙性人手術原則,醫事司早在2018年就訂定,為讓指引更完善才將其納入。
當時聽聞國外有未成年人進行性別手術,認為此舉過於激進,才立定原則限制手術年齡,
提醒醫療人員應等兒少成年,再替他們進行性別手術。
不過,網友質疑,衛福部的說法是在混淆,該指引的原則標題只寫雙性人,
內文又放入「性別不明者」,
但性別不明的定義卻很模糊,無法明確判斷是指生理性別、性別認同或性傾向,
還有醫護人員表示,讀完指引後,「沒有感受到任何促進溝通、降低誤解的功能。」
林靜儀解釋,雙性人的生理特徵模糊,意義上就是性別不明,至於生、心理性別認同不一,則屬於性別不安。
目前原則尚未納入因性別不安而想做變性手術者,但不論是哪些類型,若未成年想做性別手術,
除非有必要及明確理由,建議先透過荷爾蒙治療協助適應,至少保有生殖器。
針對未成年雙性人性別手術,醫界指出,以年齡畫分是落伍觀念,應以疾病為優先,專業團隊也應納入遺傳專家。
林靜儀回應,為防止未成年人非自願進行手術,或事後反悔等情形,以年齡畫分有其必要性;
而專業團隊本來就可以、也應納入遺傳專家,因為未成年雙性或性別不明者,就是因染色體或基因特殊導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