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 關西電力
1947年12月在GHQ要求下通過《過度經濟力集中排除法》,日本發送電也被認定為壟斷企業之一,
日本發送電和全日本九家配電公司被要求提交重組計劃。
迫於GHQ壓力日本政府在1950年強行通過《電氣事業再編成法》和《公益事業法》,
1951年5月1日由日本發送電與關西配電重組成的關西電力成立,接收日發和關西配電在關西地區的電力設備。
關電與核電
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日本的電力公司都將發展重點放在核能發電上,曾經關西電力的發電量中核電占極高比例,
關電自身宣傳亦稱「關西的電力約一半是核能」(関西ソ電気ソ約半分ゾ原子力)。
另外關電的核電廠都建設在若狹灣沿岸,核電廠機組曾經多達11個,目前仍有7個,
再加上同區域的日本原子力發電敦賀發電廠、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的新型轉換反應爐「普賢核能發電廠」及快中子增殖反應爐「文殊」,
使該區域有「原發銀座」(原発銀座)之稱。
但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日本各核電廠全面停機檢修並強化安全設施,
關西電力被迫放棄曾占發電量極高比例的核電,但關西電力積極推動核電廠重啟,並獲得一定成功。
電力採購
1995年日本電力業體制改革,推動電力自由化後,建立了電力採購制度,
允許成立獨立發電廠向輸配電公司出售電力。
此後關電與6家獨立發電廠簽訂了供電合約,涉及6處發電廠、發電量1913.8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