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1-30 白河水庫防淤工程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白河水庫於民國54年6月完工,為兼具灌溉、防洪、給水及觀光等多目標功能,原始設計水庫總庫容為2,509萬m3(民國56年測),
至民國106年12月僅餘1,018萬m3,為原始庫容42%,顯示水庫淤積嚴重。
為恢復庫容、降低缺水風險及提昇防洪功能,行政院於106年4月核定「白河水庫更新改善工程計畫第一階段」,
於第一階段完工後接續辦理白河水庫繞庫防淤渠道工程。
為了解繞庫防淤渠道之排砂效率與水庫既有之溢洪道、庫區防淤隧道、主出水工等洩水設施,
於全洪程營運操作方式,研擬排砂策略以提高整體排砂效率,作為後續營運參考,爰辦理水工模型試驗。
(5)研擬白河水庫排砂策略以提高水庫整體排砂效率,經由不同重現期距洪水與莫拉克颱洪事件所進行加砂試驗模擬,
經分析結果顯示汛期渾水逕流入庫前,維持空庫防淤操作可提高整體排砂效率。
當然優先啟動白河水庫繞庫防淤渠道進行防淤操作,超過繞庫防淤渠道流量可以
參考阿公店水庫空庫防淤操作經驗,
於空庫期間過長深槽與高灘淤泥固化或是長草,增加抗沖能力或是加速落淤問題。
因此空庫期間仍需蓄到足夠水深避免淤泥固化或是長草問題,俟颱洪入庫前提前放空水庫,
藉由颱洪逕流產生溯源沖刷深槽,以利維持空庫防淤深槽之穩定,有效提升白河水庫整體排砂效率。
![](https://i.imgur.com/msPoSVll.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