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egoMacgyver
昨天兒子回到家,聊天時跟我說他下學期不想去技藝班了,他想專心讀書。
(技藝班:先去高職端上課了解高職在上什麼內容的課程)
之前跟他說下學期不要去技藝班他還很反彈,最近好像自己想通了。
他同學則是已經簽了復興美工,復興是不用採計會考成績的學校。
----------------------------------------------------------------------
本來是想說依孩子的成績至少有清水高中可以當保底的,可以不用那麼拼,
但發生那件事後,清水就只好直接跳過...
只能「拜託」孩子盡量考高分一點了!
|
其實這也是我想帶小傢伙離開的一個因素, 現在已經有在灌輸越後面的學歷越重要.
以及取得的方法, 絕對不能光靠錢堆(雖然沒錢不行), 最好的是讓公司願意送你去進修.
實作>發現缺點>表現好>進修補好缺點>更難的工作... 如此巡迴.
高中到大學是第一個坎, 要選擇實作能力占比的重要關卡, 絕不能純理論.
(未來純理論不是留給超級天才, 就是留給有家庭背景的人)
電腦智慧(未必到AI程度)會取代絕大多數人, 所以要麼就是以人為主行業, 要麼就是稀有.
前者選的路我不太懂, 醫科類問老妹比較好, 後者不能確保複製, 畢竟我會讀不會教...
只能慢慢舉例打比方給小傢伙理解趨勢, 以前製造或一些工作, 增加人手效益較好.
現在設備以及電腦運算的範圍跟效果越來越好, 人力的變動影響因素越來越小.
除了很精深專業的, 不像以前50分有50分的用處, 60有60, 70有70.
而是直接低於80沒用了, 只用80以上的, 配合電腦/程式/實作技術.
近幾年看到越來越多靠PLC程式在抓設備問題, 用偵測/檢出/配機電腦運算/HMI交流.
直接把能力不足的人直接刷掉, 這趨勢在疫情後更顯著, 甚至淘汰出連HMI資訊都看不懂的人.
以此類推~
人的智力跟解題能力發展是有限度的, 而電腦的運算成長很恐怖, 如果沒有精進的心.
淘汰以及過度社會主義一定會出問題, 但也會有大量服務業類型的兩極, 這是我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