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識:
中國裁判文書網
裁判文書公開是否轉向 最高法:將啟用「升級版」案例庫
中國最高法:公開與公布不同 裁判文書上網要優化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2日電)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今天針對未來是否不再公布法院裁判文書說,
「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司法公開並不意味著所有司法訊息都要在網路上發布,
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需要「優化」,將按「穩慎適當」等原則持續推進。
中國新聞週刊今天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就
「徵集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作出上述表態。
財新網13日報導,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
「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2024年1月上線,
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
引發法界擔憂中國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恐將因此轉向。
法界人士更已察覺,今年以來中國法院裁判文書公開速度明顯放緩,
質疑裁判文書公布是否會廢止的聲浪不絕於耳。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海量的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後,
有的商業公司將文書數據轉化為法律檢索、企業徵信、人工智能(人工智慧)
等產品營利,但未按安全、合規、可控要求管理。
有些「黑灰產業」甚至據此從事敲詐勒索、訊息倒賣、刷取流量等違法活動。
這名負責人說,最高人民法院自2021年7月採取一些針對性整改措施,
每年上網文書數量從2020年的1920萬件、2021年的1490萬件,
降至2022年的1040萬件。2023年1月至今,上網文書數量再降為511萬件。
優化裁判文書公開機制的工作一直在有序開展,但從未叫停過文書上網。
負責人提到,最高人民法院經研究,2023年7月決定建立「人民法院案例庫」,
收錄對「具參考示範價值,並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認可的權威案例」,
未來將成為裁判文書網在應用和效能上的「升級版」。
二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並非「以庫代網、此開彼關」。
這名負責人聲稱,「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
司法公開並不意味著所有司法訊息都要上網發布。按中國憲法和法律,
庭審依法公開進行,裁判文書經宣判並向當事人送達,就是在踐行審判依法公開原則。
他強調,現在對外公開的裁判文書網會繼續發揮應有作用,同時,
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也需要優化、機制還需要規範,
相關工作將按照「嚴格依法、穩慎適當、依法監管」的原則持續推進。
(編輯:曹宇帆)1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