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天下雜誌封面故事是報導大陸電動車,派人去德國、泰國直擊,有興趣可以買來看看人家如何不動聲色的侵門踏戶
文長,節取一些重點,但越貼越發現整篇報導都是重點
電動車的「中國時代」來了 比亞迪侵門踏戶,德國為何沒抵抗力?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7567
9月初的慕尼黑,陽光依然熱辣火燙,這座德國第三大城擠滿來自世界各地數十萬名訪客,讓整座城市顯得熱鬧歡騰。
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參加疫後首度舉辦的慕尼黑移動展(IAA Mobility)而來。
這場展會從市郊的慕尼黑展覽中心,一路延伸到滿是巴洛克、洛可可風格建築的舊城區內,整座城市就像超大型汽車商場,民眾可以遛狗、騎腳踏車經過展區,體驗各大車廠最新、甚至尚未上市的車款。
但這個原本應該是福斯、賓士、BMW等地主車廠大放光芒的時刻,今年卻被搶走了風采——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盯著「中國電動車」不放。
在750家參展業者中,有高達四成來自中國,包括比亞迪、上汽MG、寧德時代等產業領頭羊,讓這次展會像是中國電動車前進歐洲的誓師大會,連德國媒體也以「中國車廠秀肌肉」、「IAA變中國車展」形容。
中國車業龍頭比亞迪更是風光無限,開展記者會上,約300坪的攤位擠滿人潮,盛況不輸地主福斯集團。
歐盟執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電動車在歐盟市佔率上升到8%,並預測2025年就會達到15%。
站在自己的主場,福斯中國執行長貝瑞德(Ralf Brandstaetter)強調,「福斯正在加速邁向『中國速度』(China Speed)。」
什麼是中國速度?賓士集團技術長薛夫銘(Markus Schäfer)的解釋很直接,「中國競爭非常激烈,他們每週7天、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這在德國是不可能的。」
中國速度換來的,是中國車款快速迭代,打造出採用最先進電池、高科技娛樂系統,搭配水準之上的車型設計和內裝的高性價比電動車。
許多德國人這才發現,原來學生早已變成了老師,當年對汽車一無所知的中國,如今成了百年德國車廠積極效法的對象,甚至是電動車時代的強勁對手。
德國車廠現在同時在中國、歐洲市場,面臨中國電動車的強力挑戰。
今年第一季,比亞迪在中國的銷量超越連續7年奪冠的福斯,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
比亞迪風光闖歐洲
從買菜車到高階車,市場策略像豐田
「比亞迪在中國超越福斯,類似的競爭情況也可能出現在德國,」PwC中國及香港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金軍認為,兩者品牌策略相近,都以大眾市場為主,彼此競爭是必然發生的情況。
此次比亞迪展出的6款電動車,包括中型SUV的Atto 3、入手價低於3萬歐元的五門小車Dolphin、四門轎車Seal、進階SUV的Seal U、在中國熱銷的轎車「漢」,以及號稱中國版Toyota Alphard的Denza D9,車型種類、用途和價格幾乎涵蓋所有主流需求。
「比亞迪有點像當年宏達電的機海戰術,不靠一款產品打天下,而是靠一整個系列,」金軍分析。
當年,宏達電的機海戰術失敗,但比亞迪卻靠車海戰術打出一番成績,差別就在於比亞迪積極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堅持自製核心零件,因此可以從製造端輔助車型開發,在設計階段就兼顧到製造品質。
瑞銀拆解比亞迪Seal的分析報告就顯示,這款車從電池到功率半導體,四分之三零件自製,跟同級車款比,成本可降四分之一。
德國為何不抵擋?
大廠背後有中國股東,雙方加深合作
面對中國車廠直接挑戰主場,德國總理蕭茲在慕尼黑移動展的開幕典禮上信心喊話,「競爭應該是激勵我們向前,而不是嚇壞我們。」
德國的確無法將中國車擋在門外。一來,中國早已成為德國車廠重要的財源,以去年汽車銷量來看,福斯、賓士、BMW集團都有至少三成銷售來自中國市場。二來,中國早已是賓士等車廠的大股東,也是重要合作伙伴。
———————————————
這只是一篇報導其中幾個段落,也只是整個封面故事其中一篇報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