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外貿數據揭中國經濟困境
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5/1927475.html
7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0.10萬億元,同比增長2.1%。
官媒大肆宣稱「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似乎形勢尚好。然而,按美元
計價,則是另一番景象
第一,
1-6月累計進口、出口、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全部為負,表明中共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復
甦的盤算落空。官方數據,2022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值達到了42.1萬億元貨物與服務淨出口
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到17.1%,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今年外貿的貢獻率能有多高?
不能不令人生疑。
第二,
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大幅波動,上到7.4%,下到-10.1%,說明中國外貿走勢非常不穩;
尤其,出口增速「上竄下跳」,從1至2月的-6.8%,到3月的14.8%,6月又跌回到-12.4%,
說明當局外資外貿「穩規模調結構」政策進展不利。
第三,
1-6月,進口增速月月為負,這不僅表明中國內需萎縮,也表明「進口帶動出口」模式
遇到巨大挑戰。
後者以晶片為例。按照海關數據,2021年中國進口積體電路6355億個,同比增長16.9%,
而進口金額也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4000億美元。這相當於全球五分之四的晶片賣到中國來了。
中國市場本身不可能消費這麼多。按照IC Insights的統計,其實有65-70%左右的晶片,最終
製造成產品後又銷往全世界。
但2022年以來,中美晶片戰加劇,中國進口積體電路大幅下降(2022年進口積體電路5384億
件,比2021年下降 15%;2023年半年中國二極體及類似半導體器件進口數量為2156.3億件
,金額114億美元,分別按年減少34.4%和19.8%),這自然極大影響相關產品的出口。
所以,今年上半年進口增速月月為負,對中國經濟而言絕非好事。
第四,貿易方面,中西方「有限度脫鉤」正穩步推進。
今年1-3月,歐美日在中國出口中的份額降至34.3%,創歷史新低,較歷史最高值55.3%(
1999年1-4月)下降了21個百分點。
今年1-6月,中國與歐盟累計進出口總額3991 .72億美元、出口額2579.497億美元、進口額
1412. 22億美元,分別下降4.9%、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