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再提老梗,前兩、三年,
我有買票進場去看過位於臺北市的兩場卡米地俱樂部、
一場二三喜劇俱樂部的脫口秀表演場次。
這三場表演場次都是所謂大堆頭式的,
一大票表演者(男/女表演者都有)輪流上陣嘴砲論述一番。
這三場的內容我整個聽完,說真的我很失望,不符合我心裡的期望。
我就讀國小∼國中的199X世代前半,
當年最初的嘴砲類節目印象,
是表演工作坊出品的 這一夜我們/那一夜誰來 說相聲、
臺灣怪譚 系列錄音帶,
於是我會以當年聽到的這系列作品作為一個「比較的標準」,
我會期待聽到更精彩的內容。
可是在這三個場次我聽到的內容,都只會覺得「還好而已」,
「完全沒有」更勝當年作品的感覺。
這三個場次嘴砲論述的內容,給我的感覺就是:
盡可能的在目前當代政治正確意識形態範圍內發作而已,
而且「只敢打落水狗」。
而表演工作坊當年的作品,在當年黨國一家的社會氛圍之下,
則是盡可能的「挑戰當權者」。

何謂打落水狗、挑戰當權者?
打落水狗、挑戰當權者 會根據不同世代的社會主流氛圍而有所改變。
西元兩千年以前的臺灣社會,挖苦諷刺國民黨/泛基督教、
喊臺派好棒棒、喊多元成家LGBT好棒棒,就是「挑戰當權者」。
西元2010年之後的臺灣社會,挖苦諷刺圍剿國民黨/泛基督教、
把不認同/質疑LGBT的言論一律視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圍剿之,
就是「打落水狗」。
而我期待的是目前「這個世代」的「挑戰當權者」的嘴砲論述表演內容。
舊 2023-01-08, 06:57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