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劉大年觀點】不容輕忽的RCEP效應
雖然RCEP相對沈寂,但影響力仍不容小覷。美國在亞太合縱連橫,
拉攏各國籌組各式政經聯盟來制衡中國大陸,RCEP成為中國大陸與美國抗衡重要的平台。
而在美中貿易戰下,為了規避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懲罰性關稅,不少大陸企業將生產據點由中國大陸移往RCEP區域;
再加入RCEP內產業合作機制的推動,使得中國大陸與RCEP經貿連結更加緊密,與美國推動供應鏈去中化相抗衡。
RCEP開放程度低,尤其是對中國大陸較敏感的國營事業、數位貿易及智慧財產權規定並不嚴格,
另外,中國大陸服務業是採取「正面表列」,開放程度也不高。
使得中國大陸可以在不需要大幅自由化下,即可加入RCEP享受利益,成為主要受益國。
由於中國大陸在RCEP影響力根深蒂固,臺灣加入可說是遙不可及,
所以臺灣應正視沒有加入RCEP的影響。
2021年臺灣約有70%出口至RCEP,包括42%到中國大陸。
如果進一步檢視可以發現臺灣對RCEP 出口多數已經是零關稅,所以不受RCEP降稅影響。
但是臺灣出口至RCEP非零關稅產品,雖然所占比例不高,但主要均為機械、
紡織、食品及石化等傳統產業,仍以中小企業為主。
在全球FTA蔓延下,這些產業在欠缺FTA下,已經受到排擠,未來隨著RCEP持續降稅,
對這些產業負面影響會更大。
未來臺灣對RCEP出口的零關稅及非零關稅產品差距仍會擴大,非零關稅占總出口比重 還會繼續下滑。
然而此並不是RCEP對臺灣出口影響不大的解釋,反而是RCEP産生衝擊後的結果。
未來如何協助這些産業拓展出口,扭轉關稅劣勢,可說是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