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台積電美國設廠是人才外移、掏空台灣,還是分散風險布局全球?曲建仲完整解析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5奈米新廠,只是第一階段,
目前在台灣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未來也會到美國新廠生產,將是第二階段[1]。
這個和我今年初的預期完全吻合:台積電所有最先進的製程在台灣量產之後都會搬到美國。
我們可以再大膽預測一下,
未來先進封裝也會過去,不然晶片在美國生產後送回台灣封裝嗎?
想想也有點不合理。
美國晶片法案補助520億美元,其中只有290億美元補助半導體建廠,乍看之下金額很大,
實際上是杯水車薪,現在先進製程建造一座晶圓廠的資本支出,14奈米要100億美元,
7奈米要125億美元,5奈米更高達160億美元,而290億美元大概只能建造2座晶圓廠,
由此可見先進製程比的不只是技術更是財力,因此這個補助法案只是吸引廠商去美國設廠,
而大部分的資金還是要廠商自己想辦法,但是每案補助30億美元,接近1000億台幣,
其實不無小補,可以降低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讓更多廠商願意在美國生產製造,這個就是美國政府盤算。
那麼台積電該不該去美國呢?當然應該去,白花花的1000億台幣為什麼不拿?
台積電不去三星也會去,美國政府提供土地和資源,協助台積電去美國開彊闢土
,就近服務美國客戶,同時可以把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帶進美國,爭取更多的客戶,
不只美國應該去,媒體報導德國汽車製造商正大力推動台積電在德國設廠[5],
未來如果歐洲提供同樣的補助,台積電也應該去,這將會增加台灣對全球的影響力。
全世界都針對半導體產業提出補助,像是美國、日本、南韓等都大力資助,
台灣為了留住先進製程優勢也要提出相應的做法,而且台灣資源有限,
應該集中資源補助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的設備、材料、特用化學品,
目前這些大部分都是進口,一定要在本土生產才能持續提升競爭力。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相關的供應鏈一定也會過去,半導體去台化不是「可能性低」,
而是「現在進行式」,但是要留意,
這裡的「去台化」是客戶的產品「不在台灣本土生產」,還是客戶的產品「不由台灣廠商生產」?
我們要努力做到的是客戶的產品「由台灣廠商生產」,只要把客戶留在我們手中,
即使是在美國、歐洲生產,仍然可以創造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是讓台灣企業全球化的好機會。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那麼這樣會不會減少台灣人才的就業機會,這個是有可能的,
會與不會,不在於多少台灣員工去美國,而是取決於台灣本土人才的競爭力,
為什麼台積電要把台灣人才送到美國才能確保先進製程順利量產,
主要是因為台灣員工在先進製程上有很好的經驗,另外就是我們吃苦耐勞使命必達,
有人認為那是我們命苦,而我認為這個就是台灣人才的競爭力,
重點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是不是訓練了有競爭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