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 猶太人與台積電的奇特淵源
猶太人與台積電的驚奇淵源
「沒有猶太人,就沒有台積電」,聽來好像很聳動,
不過,護國神山原來是台灣政府和飛利浦合資成立的,飛利浦曾一度成為台積電最大股東,
而飛利浦是 100 多年前荷蘭的猶太人飛利浦創立的,現在還是在他們的後人掌控中 。
1965 年,美國認為台灣經濟已經穩定,中止經濟援助。
1966 年,政府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飛利浦馬上進駐設廠,
成為與台灣淵源最早的外商之一,主要做晶圓封裝及測試。
後來飛利浦轉型,退出傳統電子製造產業,被動元件賣給國巨,顯示器部門賣給冠捷,行動顯示器賣給統寶等 。
國巨成為被動元件龍頭,半導體封裝大廠日月光,也是飛利浦關閉之後才茁壯的。
飛利浦曾經蟬連 10 年台灣最大的外商,每年雇用超過 一萬人。
飛利浦不僅帶來就業機會 ,也幫忙訓練人才,研發技術,設立制度,引進管理技巧。
2000 年的統計,製造業規模僅次於中油與台積電,對台灣貢獻巨大。
(1)飛利浦的台積電股權及台積電的上市
(2)飛利浦的台積電股權及對台積電智權專利的保護
(3)飛利浦旗下的台積電和艾斯摩爾(ASML)
可以說,沒有飛利浦的加持,就沒有今日的台積電 。
台灣飛利浦前總裁莊鈞源說 : 「荷蘭人有著猶太人的經商頭腦。」錯,
飛利浦創辦人是出生在荷蘭,道道地地的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