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股價歸股價,公司營運歸公司營運
兩者脫鉤的很多,不要拿砍單跟股價掛勾,不一定有正關聯
可以參考台積電的相關新聞
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MNLC78WM6GKYH44
半導體供需反轉近期更突破半導體上游防線,外界頻傳台積電已失守,事實上,台積電確實面臨多家大小客戶修正2023年訂單,但在代工報價上至今仍未見讓步。
半導體業者表示,面對客戶庫存滿手,台積電也接受減單、延後拉貨等適當要求,但欲打折則免談,除了攜手共行的最大客戶蘋果(Apple)外,一律不二價。
隨著疫情紅利結束,半導體、電子產業供不應求榮景快速反轉,致使先前看好盛世至少持續至2023年底而大囤庫存的品牌業者庫存天數與金額飆升近10年新高,不得不趕緊大砍供應鏈訂單,或延後、停止拉貨將損失降至最低,由下而上的砍單效應也迅速蔓延半導體產業。
晶片業者近期也不得不轉向修正晶圓代工訂單,二線砍完還不夠,由於第4季庫存去化難見成效,業績跌勢恐難止,加上2023年上半市況難回升,因此明知可能破壞合作關係後果,也不得不縮減台積電投片規模,先解決眼前難關再說。
除了中小型業者外,近期傳出包括高通(Qualcomm)、聯發科、NVIDIA與超微(AMD)等前十大客戶,已與台積電展望協商,希望能縮減與延後訂單。
半導體業者表示,台積電確實面臨多家大小客戶修正2023年訂單,不過,熱門的22/28奈米及5奈米製程依舊滿載,另外,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3奈米GAA未見大客戶,而台積電3奈米已進入量產,目前已有蘋果MacBook與英特爾訂單,2廠在2023年將明顯放量,超微、NVIDIA、高通、聯發科與博通(Broadcom)等則是2024年陸續進入3奈米世代。
最重要是台積電在代工報價上至今仍未見讓步,也還未恢復過往銷售折讓業務模式。台積電可以接受客戶適當範圍內減單或延後拉貨,但一切都照合約走,不會自行吸收任何損失。
據了解,台積電的盤算有三:首先是認為此波需求崩跌只是短期亂流現象,2023年下半將回穩。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先前即預告,半導體供應鏈庫存過高的現象將需要幾個季度的時間重新平衡至較健康的水準,目前的半導體週期近似於「典型週期 」(typical cycle) ,伴隨幾個季度的庫存調整,並應會持續到2023年上半。
此外,儘管庫存調整現象持續,客戶的需求依然超過台積電的產能供給,2022全年仍將維持產能緊繃現象,而長期來看,在產業大趨勢之下,對於運算結構性需求大幅提升的現象,將持續推動對於效能和節能運算的更大需求,這些皆須採用先進製程技術。
第二個關鍵則是大客戶的研發、營運必須持續,簡言之就是即使庫存滿手,對國際大廠來說,研發創新必須不間斷,才能維持競爭力。而台積電倚仗自身製程技術與產能、地位絕對優勢,相當清楚客戶至少8成以上訂單不能砍,也轉不了,需求弱歸弱,還是有一定基本盤支撐,客戶砍太多,以後想回補要重新再排隊,有求於人的價格恐更高。
此外,14奈米以下晶圓代工選擇甚少,7奈米以下更只有三星,對晶片大廠而言,先進製程轉單、棄單所付出代價更高,舉例來看,如果沒問題,高通、NVIDIA當然會留在三星,大享便宜的報價,但為何願意砸下重金回歸價格昂貴的台積電5/3奈米家族製程,2大廠下單完全顯現台積電的產業優勢與地位。
還有就是台積電面臨萬物齊漲的通膨壓力,但卻必須持續擴產與推進先進製程/封裝技術情勢下,漲價才能維持長期毛利率53%以上目標。
半導體業者指出,近期盛傳蘋果與多家晶片大廠不接受漲價,但事實上,價格調漲策略已提前告知並在第3季中確立,台積電接受合約調整、減單,後果自負,但在價格歷經多次協商並未讓步。
此外,蘋果佔台積電營收四分之一,其報價與下單模式與其他業者不同,雙方是共生共榮、累積多年的合作和投資,是長期策略夥伴關係,而非如高通、NVIDIA轉單、雙邊投片以達議價目的的關係。
台積電與蘋果雙方製程導入規劃已至2025年的2奈米及更長遠的1.4奈米,還有全面擴大產能的先進封裝技術推進,在技術發展、產能規劃和成本定價方面緊密合作,這也是為何先進製程量產,蘋果為首發客戶關鍵所在。
---
上面的一些說法都可以參考看看,全球衰退、消費疲弱
所以大科技公司就會直接凍結下一代新產品的研發嗎?
還是iPhone只會出到14代就沒了?這個想想就知道答案
撐不下去的自然會退出,但市場不會完全消失
當然,如果要悲觀到第三次世界大戰、氣候變遷導致人類滅亡
那麼其實也不用討論太多,世界末日論者一直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