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8400億防疫紓困預算,錢花到哪裡去了?
新冠疫情反覆不定,台灣共緊急編列8393.39億元的特別預算,但從2020的口罩之亂,到2021的疫苗之亂,
再到2022的快篩劑、抗病毒藥物之亂,台灣早就跌落「防疫模範生」的神壇。
《遠見》率先探討此議題發現,8400億的預算,共分給行政院等12個單位,經濟部就拿走近一半(4044.34億,占比48.2%),
其次是衛福部(1827.25億,占比21.77%),截至6月底,已花完7439.77億元,帳面上雖剩餘953.62億的預算數,
但經濟部須給中小企業信保基金870億的融資擔保預算,目前僅分配150億,還要補給720億,
這筆費用專款專用,不能流用其他科目與部會。
如此一來,8400億僅剩233.62億可用,預算已逼近「用罄」地步。
再來是,
8400億的規劃「輕防疫、重紓困振興」,悖離多數先進國家的作法,
共分割成防治預算1638億7276萬餘元、紓困預算4742億2928萬餘元、振興預算2012億3695萬,防治預算占比19.5%;
如僅從與疫情最直接相關的衛福部防治預算1484億餘元來看(包括疫苗、快篩劑、抗病毒藥等),占比則降至17.68%。
高金素梅從原始預算審查到四次的追加預算,每次都提醒政府,「防疫沒有做好、紓困就是無底洞,」結果80.5%都拿來紓困振興。
最令立委氣憤的是,跟防疫無直接關係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NCC),
卻編列15.28億的預算,原有一筆高達8億的疫情防治簡訊實聯制經費,後被砍為3億,
但實聯制效果不如預期,被認為是浪費公帑。
審計部查核109、110年度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的使用情形,發現中央為讓紓困即時有感,
多採從寬認定、簡化申請、從速審核的發放作業,透過大數據分析後,
抓到諸多浮濫發放與重複紓困的名單。
其實,
財政部的財政資訊中心成立50幾年,負責財政、租稅、營業祕密等資料處理;
勞保局擁有全國企業與勞工的投保資料,但這些資料卻無法提供給紓困的部會勾稽比對。
假設衛福部編列的疫苗採購預算不夠,可從別的科目調用,即便1827億全部花光,也可挪用其他部會的經費。
而且每次審核追加預算時,
立院都會撰寫「附帶決議」,提醒注意事項,但衛福部卻遲遲未部署,難怪民眾會氣急敗壞了。
月前,
在野黨已要求行政院,必須到立院做8400億特別預算的總結報告,明年6月以後,是否就能知道資金的真正流向,各界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