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DSKINGI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05
美國又說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狼來啦

包括防長連美國駐聯國大使對外口徑都說俄羅斯不但沒撤軍還增兵,連美國小弟北約也幫腔

https://amp.cnn.com/cnn/2022/02/17/...sday/index.html


烏克蘭對中國有多重要?俄出兵攻烏,習近平為何沒有力挺普丁?

截至2月中截稿時間為止,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的危機還沒落幕。

儘管俄羅斯宣稱,部份俄軍已開始從俄烏邊界撤離,俄羅斯總統普丁也表示,準備好進行外交談判。但各方對此說法都半信半疑,堅持要看到俄軍實際行動才算數。

除了當事國烏克蘭,以及歐盟之外,最焦急盼望危機趕快落幕的國家,可能是中國。

因為,在中美競爭愈來愈白熱化的大戰略環境下,北京需要莫斯科的政治支持、需要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和能源、需要烏克蘭這個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門戶、需要避免歐盟全面倒向美國,更需要管控與穩定中美關係。

但十年之內的第二次烏克蘭危機,再次讓中國陷入俄、烏、歐、美四方複雜難解的博弈之中,處境尷尬。不論危機的結局是什麼,中國都有可能成為最大輸家。

烏克蘭危機,北京為什麼兩邊都不敢得罪?

北京在這場烏克蘭危機中的立場,可用步步為營、謹小慎微來形容,並沒有百分百和普丁站在同一陣線,更沒有支持俄軍入侵烏克蘭。

到目前為止,北京比較明確的表態只有兩次:

其一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月27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所說,「俄羅斯的合理安全關切,應當得到重視和解決……地區安全不能以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為保障。」

其二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普丁在2月4日共同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中提到「反對顏色革命」和「反對北約繼續擴張」。

不論在北京或是莫斯科發布的聯合聲明官方新聞稿中,都沒有提到「烏克蘭」三個字,可能反映了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很強的共識。

「北京的模糊表述,是在不直接替俄羅斯的烏克蘭主張背書的前提下,對普丁表示支持的方法,」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中國研究計劃資深研究科學家葳妮克(Elizabeth Wishnick)認為。

中國為何必須積極拉攏烏克蘭?

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戰略模糊」,首先是因為中國基於國家經濟安全考量,正在深化與烏克蘭的經貿關係,作為糧食與能源進口的替代來源,減少對美國和澳洲的依賴,所以極力避免因為支持俄羅斯而傷害中烏關係。

中國早在2011年就與烏克蘭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因為烏克蘭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被稱為歐洲糧倉,是全球第八大農業生產國、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國,是中國進行海外糧食進口來源多元化,積極尋求合作的對象。

201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烏克蘭簽署協議,在烏克蘭境內租用了10萬公頃農地的50年使用權,用來種植穀物和養豬。終極目標是開發300萬公頃農地,進行農畜產業現代化。烏方提供農地,中方提供技術、人力和融資,生產的農畜產品,以優惠價格外銷中國。

當時的合作備忘錄中就寫明,這項合作計劃是中國「糧食安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份」。

2014年第一次烏克蘭危機後,俄烏關係急速惡化,烏克蘭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和俄羅斯經濟脫鉤,除了歐盟之外,中國自然成為替代俄羅斯的重要海外市場和外資來源。

2016年,中國最大糧商「中糧集團」在烏克蘭南部黑海沿岸的兩個商港,投資興建農產品物流中心和裝卸碼頭,如今中糧已是烏克蘭第二大糧食出口商。

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以來,烏克蘭更是北京降低依賴美國和澳洲進口糧食與能源,需要拉攏的對象,雙邊貿易在這幾年加速擴張。

中國的進口玉米,本來全部來自美國,到了2019年烏克蘭超越美國成為最大來源,佔總進口量超過八成。

中國和澳洲交惡之後,烏克蘭則是取代澳洲成為中國重要的大小麥與煤炭進口來源。來自烏克蘭的煤炭,去年已佔了中國煤炭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中國也是烏克蘭最大買家與金主

到了2020年,中國已成為烏克蘭第二大糧食出口市場,也超越了波蘭和俄羅斯,成為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是烏克蘭在亞洲最重要的戰略伙伴,」去年6月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農業合作分委會召開會議時,代表烏克蘭的經濟部副部長兼貿易代表卡奇卡(Taras Kachka)這樣形容中烏關係。

貿易之外,對北京來說,和歐盟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烏克蘭,是一帶一路戰略從中亞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中國企業前進歐洲市場的跳板。對基輔來說,來自中國的投資則是烏克蘭百廢待舉的基礎建設救星。

2020年底,兩國政府簽署合作規劃,烏克蘭正式加入一帶一路戰略,去年再簽署了基礎建設發展合作協議。

「中國企業參與交通運輸和城市基礎建設,對烏克蘭來說很重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去年7月與習近平舉行第一次電話高峰會時表示,「烏克蘭可以成為中國企業前進歐洲的橋梁。」

普丁打亂習近平「聯烏入歐」大戰略

中國和烏克蘭都有深化兩國關係的需求,雙方往來也的確日漸升溫,但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第二次烏克蘭危機,又再次打亂北京佈局,讓中國陷入烏克蘭、俄羅斯、歐盟與美國的多方博奕之間。

如果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和莫斯科站在同一陣線,同時會得罪烏克蘭、傷害中歐關係,將它們更推向美國的懷抱。更提供了華盛頓更多藉口,將中國描繪成世界和平穩定的破壞者,不利穩定中美關係。

同時也違背了北京自己長久以來「尊重各國領土主權完整」的外交大原則,讓自己批評美國干涉台灣問題,失去正當性。

也因此,北京至今其實沒有正式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也沒有承認俄烏邊界由親俄武裝勢力在2014年建立的兩個政權。

這也是除了經濟安全考量之外,北京對烏克蘭問題保持戰略模糊的第二個原因。

莫斯科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基里耶娃(Anna Kireeva)對美國媒體表示,雖然北京可能會理解莫斯科反對北約東擴的要求,「但對捲入俄羅斯與北約的衝突沒有真正興趣,莫斯科的決策者很清楚這個立場。」

烏克蘭選擇親美路線,中國怎麼辦?

儘管如此,北京在烏克蘭的戰略佈局,已經因為中美競白熱化、烏克蘭政府堅持親美歐路線而受到限制。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北京天驕航空對烏克蘭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馬達西奇(Motor Sich)的併購案,原本是烏克蘭國防工業在失去俄羅斯市場後一個開拓新市場的好機會,但在美國的壓力下告吹,烏克蘭政府去年將馬達西奇國有化,終結了這項併購案。

「美國目的很簡單,就是避免中國把從烏克蘭獲得的軍事裝備或技術用來對抗美國,」基輔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庫茲奧(Taras Kuzio)在英國智庫皇家聯合戰略研究院(RUSI)的分析文認為,烏克蘭需要美國支持對抗俄羅斯威脅,所以馬達西奇併購案只能屈服於美國壓力。

這也迫使北京不得不選擇全面提升中俄關係,拉攏同樣受到美歐制裁壓力的莫斯科,在激烈的中美競爭中支持中國。雙方在北京冬季奧運的場邊,宣布了中俄聯合聲明。

烏克蘭陸軍與裁軍研究中心亞太研究負責人波塔(Yurii Poita)在法國蒙太奇研究所撰文分析,對烏克蘭來說,中國原本是平衡俄羅斯影響力的一股力量,但俄烏關係和中美關係惡化,迫使烏克蘭在中烏關係劃紅線。

「中國仍是烏克蘭的重要貿易伙伴、基礎建設的資金來源,但從政治角度來看,關係是受限的,」波塔認為,北京一直企圖透過和莫斯科和基輔維持等距關係,和俄烏衝突保持距離,但《中俄聯合聲明》說明了,日趨激烈的中美競爭迫使北京不得不選擇和莫斯科走得更近。

當中國的全球經濟戰線愈拉愈長,就愈會和各區域內國家之間的利益糾葛牽扯在一起。北京在這場烏克蘭危機中,正步步為營,在俄、烏、美、歐四方中間求取平衡。

但不論這場危機的結局是什麼,如果中美競爭沒有降溫、烏克蘭繼續選擇和美歐站在一起,中俄對抗美歐的局面固化,北京在烏克蘭的佈局就會繼續受限,想要和莫斯科、基輔和布魯塞爾(歐盟總部)保持等距關係的困難度,就會愈來愈高。
舊 2022-02-17, 10:49 PM #2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DSKINGI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