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6oSQ&id=5094830
《日經亞洲評論》:華為協助台灣科技產業脫離iPhone衰退
2019-04-19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受惠於華為的銷售良好,彌補了台灣蘋果供應鏈因為iPhone銷售衰退的衝擊。在華為、Oppo、Google、亞馬遜及其他蘋果以外的需求刺激下,台灣電子製造商表現於3月回升,走出3年來最差的月營收表現。
《日經亞洲評論》追蹤19間台灣科技企業的總營收,以此判斷全球電子需求的熱度。這19間企業的2月總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近-2.5%,但3月的成長達2.32%,總額為新台幣9,158.7億。
高階鏡頭製造商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預期,訂單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增加;華為也正是大力光的重要客戶之一。
林恩平在營收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認為4月的銷售會優於3月,5月的營收仍有可能與4月相當。」3月,大立光的銷售較去年同期上升近25%,達新台幣39.2億。
分析師指出,大立光的銷售額上升,主因即為華為推出新款旗艦手機,以及華為在新興市場和家鄉的銷售狀況良好。大立光亦是iPhone鏡頭的關鍵供應商,但也因為去年底的iPhone銷售衰退而遭受重擊。
廣發證券分析師蒲得宇表示,「根據我們的檢視,華為1-3月的供應鏈零件訂單,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5%。美國打壓抬升中國消費者的愛國心之際,華為在中國的表現非常好,也推出了高品質的產品。」
蒲得宇表示,華為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望達2.65億支,取代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製造商,另一方面,iPhone今年的出貨量可能會低於2億支。
華為去年為第三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已經大幅縮小與市場龍頭三星及蘋果之間的差距。
大立光的其他客戶,例如三星、中國品牌Oppo和Vivo等,都才剛推出或即將推出旗艦智慧型手機;這些手機全都使用較為先進的攝影機,帶動大立光最近幾個月的銷售。
大立光並不孤獨
行動晶片開發商聯發科的銷售額,3月成長近11%。聯發科的客戶以蘋果以外的製造商為主,包括華為、三星和Oppo。
兩大iPhone組裝商鴻海與和碩,表現亦有改善,但與過去十年的營收主力蘋果相關業務無關。
和碩的月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8.5%;Google和亞馬遜的智慧型喇叭、Fitbit等穿載式產品,以及其他連線裝置的訂單增加,抵消了表現平平的iPhone需求。
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的網路設備訂單,克服了iPhone銷售不振,鴻海的3月營收亦較去年同期成長近8%。鴻海還有惠普、戴爾、亞馬遜等許多重要客戶,亦得益於近期推出的新款iPad以及Macbook製造市佔上升。
不過,產業高層仍舊憂心,不確定這波銷售熱潮能否長期維持。
熱潮會維持嗎?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舟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我們還是擔心總體經濟和貿易協商的情況,也在仔細監控訂單、每週進行調整。」
《日經》追蹤的19間企業中,8間的月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更有5間呈現兩位數字下滑。
其中,晶片製造商的衰退為3年來最嚴重,總計營收下滑近12%。
台積電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亦是蘋果、華為、Nvidia和高通的供應商。台積電的3月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滑23%;競爭對手、規模較小的聯電則下滑近17%。
南亞科銷售重挫45%;南亞科為全球第四大DRAM晶片製造商,位居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之後。
台積電18日舉行法說會,公布首季獲利季減逾38%,每股純益2.37元,為19季來低點。
不過,受惠客戶7奈米訂單回溫,及上季光阻劑晶圓汙染事件遞延訂單本季交貨,預估台積電本季合併營收將季增6.3%至7.7%,全年營收、獲利逐季成長,意味谷底已過,下半年優於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