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級黑豬肉
所以 JT610 中不僅是波音有一點責任,Lion Air 自己的訓練和飛機適航問題也很大...
.
|
我完全不能認同這個結論.
sensor數不足使得一個故障時會造成電腦錯亂,
這件事是摔了飛機才發現的嗎?
當然不是,
這件事在一開始規劃該裝幾套sensor數時就會拿出來討論的事,
成本還是安全重要?
結果波音選擇了成本.
既然低成本帶來風險,
波音有想設法降低這個風險的危害嗎?
例如某個高度以下禁止電腦下壓機頭,
例如下壓機頭後若機師上拉機頭就解除防失速控制,
等等這些避免電腦錯亂產生不良後果的軟體邏輯,
顯然這個東西能夠有(波音馬上就會趕出新版軟體上市, 不上市就不能飛),
波音卻在開發時不知是成本還是傲慢,
波音不覺得應該有, 而把責任丟到機師頭上, 要機師關掉.
(即使摔了第一次機, 波音還是繼續丟到機師頭上)
這臺飛機訂單五千架,
一個在設計階段多一點成本, 多一點細心就能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要把解決方案丟到上萬個機師的頭上?
只要機師中有1%因為緊張, 訓練不足, 精神不良...未能即時關掉,
下場就是幾百條人命.
這架飛機會無故下壓機頭可不是只有這兩次墜機時發生,
這兩次只是機師排除故障失敗的案例,
其他被機師消除自動駕駛而消除的案例美國, 中國,...一堆機師反應過,
為什麼波音敢把一個排除失敗會造成幾百條人命損失的缺陷,
在設計時不解決, 機師反應了不解決, 墜機一次了還不解決, 連墜機兩次了還說要查查看?
我真不明白波音公司為何遲鈍與冷血到這種程度,
即使不為了客戶的性命著想,
為了自己的利益(此機型為公司最大獲利來源),
也早該認真處理掉才對吧.
我更不明白的是,
這麼簡單清礎的事實,
居然還會有人歸納出的結論竟是 :
波音有"一點"責任,Lion Air 自己的訓練和飛機適航問題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