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學歷越高或就讀名校是否越沒有同理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1739)
|
---|
學歷越高或就讀名校是否越沒有同理心?
在現代社會中,高學歷和名校畢業生常被視為成功的象徵,甚至被捧上「人生贏家」的地位。然而,是否擁有高學歷或名校背景的人,在同理心方面往往有所欠缺?這個問題真的讓人忍不住深思與疑惑。
研究顯示,高等教育可以提升個人的知識深度和邏輯思維,但它的另一面,可能也帶來一些令人擔憂的影響。有些人在追求卓越和競爭成功的過程中,逐漸變得過於功利化,專注於個人成就,卻忽視了他人的感受與需求。此外,名校的高壓競爭環境,常常讓人強化「輸不起」的價值觀,甚至將同理心視為一種「軟弱」的表現。 我不得不說,我遇到過不少來自台大、建中或北一女的人,他們的確非常聰明,但每次跟他們討論社會議題時,卻讓我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冷漠。例如,我曾經和一位台大法律研究所畢業的朋友討論廢死問題。他滔滔不絕地分析死刑在法律上的缺陷,引用一堆研究來說明死刑的無效性,但卻絲毫不提死者家屬的痛苦與心情。這樣的討論,難道不讓人覺得太過理性、缺乏人情味嗎? 還有一次,我和一位國立大學畢業的朋友聊到社會福利問題。她說現行制度其實已經能在某些方面幫助弱勢族群,還提到很多數據和案例,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她完全沒有提到那些受苦的人需要更多支持的情感面。她的態度彷彿那些人只是制度中的「數字」,不值得額外的同情與幫助。這樣的冷靜分析,真的讓人心寒。 為什麼有些高學歷、名校背景的人,常給人一種「只講理,不講情」的印象?這是教育體制的問題,還是成長環境的影響?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高等教育對人性的培養? 這些疑問,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思考,也希望大家能分享自己的看法。你是否也有類似的觀察?學歷與同理心之間,究竟有沒有某種微妙的關聯? |
引用:
這我能理解 幫助弱勢群體 只能做到保障他們最基本的生存權 沒有房子住 最多補助到他們住雅房 想住套房、公寓、豪宅? 應該請被幫助的人自己努力 而不是期待國家補貼一人一套豪宅 救急不救窮 |
馬前總統: 我把你們當人看
蔡前總統: 勞工要自立自強 兩位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 總統都這副德性了 兩位還號稱有博士學位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智商高的人,邏輯深度與廣度比較高,
也就比較會辯。 要想辯贏,你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至於同理心,因為資源有排擠效應,資源多給了A,原本B能拿到的就沒了。 廣度夠的人都不會有氾濫的同理心。 |
不止
現在越新世代越講求自我主義 自我主義跟同理心 本就是兩條相反方向的線 |
不與夏蟲語冰就是在講這樣的事情
夏天的蟲在冬天來臨前就死了,跟他們講冰雪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事情 這跟成長背景比較有關係 學歷高跟讀名校通常家庭背景也比較好 加上成長過程通常只要專注讀書競爭就好,也較難以去體會他人的困境 所以自古才有負心多是讀書人,仗義多是屠狗輩的論述出現 |
這篇文章不就徹底解釋『理盲濫情』這句話的由來:laugh:
|
居然還沒出現本站名言,那我來貼好了:
"辛辛苦苦讀到x大,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
這又是從哪裡抄來的?
從一中到清大再到出社會看這麼多人 我只覺得人性天成 人的性格多樣化而且難以如此粗略的區隔 更不容易輕易改變 不也有人認為底層生活太過困難容易產生性格極端 手段粗暴的人? 反過來說大家看一大堆出來創立、領導各類環境、社福團體 社會公益之類的人 難道不很多都是高學歷的? |
『高學歷』給某些人以為讀書該學好的錯覺...
但是事實上學歷和同理心沒有正相關,也沒有任何一個學科在追求提高"人品"。 正如同....法律一向都愛拿天秤作為代表圖騰, 但是學法律的人一定在追求公平嗎?. 現實是垃圾人也可能去學法律。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