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PCDVD股票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4339)
|
---|
|
引用:
個人是持續留在市場,長線部位領股息,等電動車大爆發,打算賺個幾倍才出場。 |
引用:
電動車 ETF 全解析:00893、00895、00896、00901 怎麼選?手續費、特色、成分股總整理 https://www.stockfeel.com.tw/%E9%9B...93-00895-00896/ |
引用:
主要是鴻海,成本扣掉除息、減資,剩下五十幾元而已。 電動車ETF我沒有研究,重點不外乎成分股是那些、比重多少,還有內扣費用高低,以及 流動性好不好,如果成交量太低也不利於脫手。 |
引用:
你做過生意嗎?? 你做過買賣嗎?? 別用一般的思維來看企業... 難道你認為開公司只會賺錢不會賠錢 或許你這樣想也沒錯啦... 畢竟9成的老百姓整天只會罵罵罵...說老闆如何如何 開公司這麼簡單怎麼會有9成的公司5年收掉 說句簡單的...砍單或許合約虧500萬...和如果硬要生產沒人要...虧5000萬 你說這會很難嗎? 你難道不知道以前RX570只要1500...4年保固 供不應求的時候垃圾都能回到6000一片 一切的根本就是供需...如此而已 |
引用:
看了一下幾個組成,每一家的選股風險性不太一樣, 要自己看一下自己風險承受度,目前看到是國泰的選股最直接,其他的就保守一點. 何謂保守,推測電動車營收佔公司營收比重的差異,成長性太難推估了. :ase |
引用:
留在市場+1,先修正資產中10-15%PE ratio較高的股票以迎接升息帶來的本益比修正(看總經調控部位居多),當做下次加碼跟指數型定期定額的資金. 檢討過自己這20年的持股習慣.波段進出,但是以自己對風險控管的心態,常常有空手的區間.這樣的操作方式就算在對的方向並沒有為總資產真正帶來豐厚的獲利,以總資產來看只比重壓定期定額ETF年複合報酬多1-2%. (在2008年-2009年少少買過一些 30-35的0050 , 45-50就賣掉了 :cry , 這五年漸漸拉長自己的持股年限跟並調高指數型ETF佔資產的比例. 講白了就是把留存在身上的備用現金透過定期定額慢慢放到指數ETF,產業複雜度越來越高,也沒哪麼多時間消耗了. 是說我只是個股票庸才,不需要在市場上追求聖杯 |
引用:
廣吉: 買ASUS 570/580 顯卡送3個熱門遊戲,遊戲拿去賣掉 , 顯卡全新含保固。 :laugh: |
引用:
還來? 我有說過任何"開公司只會賺錢不會賠錢"之類的話嗎? 怎麼老是有人妄自揣測? 我前面就說過了,"預估需求=>投產"是任何生產商品的公司基本功課 預估抓得越準,獲利越高 預估抓得越不準,損失越多 我不就提了車商為例,預估疫情會減少訂單,於是把晶片砍單 然後卻是需求暴增,供不應求,結果缺晶片無法生產汽車 同理,這次Intel、AMD、NV搶台積電產能也是人家"大企業很多專家"計算的 不敢說一定準,但至少要滿足基本需求 就算通膨導致連買食物都出問題,3C產品也不會一夕之間銷售歸零 真以為是上海封城那樣4月份汽車銷售直接掛零? 這世界有錢國家、有錢人還是很多 PS5、16核CPU、3090Ti本來就不是賣給窮人的玩具 --- 你要提RX570,沒錯,AMD那次是摔了一跤 所以去年AMD跟NV嘴上說要解決顯卡缺貨問題 但實際上並沒有大舉砸錢增產喔,反正產能就那樣 一波一波的生產、運送、販賣,搶不到是玩家自己的事 |
我也是上來吸取知識為了長期打算, 老了要有一些收入, 投資多少要一點.
可能就等這次跌完, 確定平穩後, 少賺點沒差, 看到些上升後, 投入一些基礎ETF. 如果還有閒錢, 也放一部份到科技成長型ETF來互補, 整體指數來走就好. 之前屌屌說不領退, 現在想想, 還是到時候一次領, 辛苦大半輩子, 不偷不搶, 為何不領. 如果可以就過去買個偏遠小窩看山看海過日子.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