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
---|
引用:
之前已經收了一顆ARC100 480G,240G 可以PASS了~ 機會讓給其他人....... :D |
引用:
再補充一下,上面的所謂原廠標示TBW 是以DWDP (20GB) 推估出來的. 除了上面TBW的測試賣點外, 我個人覺得這顆另外一個賣點是用Toshiba A19 MLC顆粒,這個確實是好東西無誤. |
引用:
前一波沒跟到有點後悔 後來想想這個月出現 Intel 535 240GB $1990 Micron mx200 250GB $2188 Sandisk SSD Plus 240GB $1888 ...或許還可以再等等 |
引用:
但是我想買480g的耶...240g,太小了...只能裝系統... |
引用:
是英文的就沒看了....但你是說有的300TB就掛了??? 就以國內常常被人抱怨的那家....M01有人測過 256GB的是1881TB耶....所以要造成迴響...應該至少要求2000TB才是...但要造成轟動可能要多好幾倍才行.. |
引用:
您說的那個人硬想把 T34 給操掛 操了許久.....操了許久 才RIP... 原廠也是二話不說直接換一顆啊! |
引用:
測出來變相成形象良好的 廣 告,當然要換啦. 不過E牌的售後好像都還不錯, 沒見到什麼壞口碑. 也有站友拿去CV6 512G拿去玩BT半年壞,也是換了一顆新的給他. 現在好像除了S牌保固不限寫入值,剩下都有限了. |
引用:
因為這個測試有點久了,Kitguru 這家媒體用接力報導的方式更新測試結果, 剛又看了一下, 他從2014/Dec 一直持續測到2015/Aug, 最後一篇報導如下連結 : Final Report 簡單的整理五顆SSD掛掉的TBW : 1. 322 TB 2. 352 TB 3. 384 TB 4. 424 TB 5. 696 TB 就我個人而言,當時這個測試絕對是噱頭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就Kitguru的說法,OCR主動挑戰Kitguru做這個TBW測試,比對的目標當然是用DWPD 換算出的TBW保固. 如果單純就 以這個意義,確實ARC100是比OCZ陳諾的保固耐用非常多. But..so What!! 以我粗淺的認知,舉例來說, 假設A19 MLC 有 3000左右的P/E (Program/Erase)值好了, 在沒有壓縮寫入的演算法下,就算假設平均WA (Write Amplification) 是2好了(我只是假設,假設常常都只是寫入小檔案的到SSD中這種比較差的情形),用這種方式推估, 這個 240GB的ARC100 應該能撐到 3000X240/2/1024 =351 TB. 當然,若WA假設是比較好些的1.2,對應的TBW就是585 TB. TBW = SSD 實體容量 X 顆粒耐用度 (aka. Max P/E) / WA index 用以上的算法就跟Kitguru測試的平均結果比較接近了. 不過這種算法其中很大的一個變數是WA,網站的測試也是依樣. 對應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同,不同的主控有沒有做資料壓縮引響也很大.很難做一個定量化的保固指標. 所以SSD廠商要碼用TBW+Warranty Year , 不然就用DWPD+Warranty Year做保固條件. 會出現你說的M01跟Kitguru的測試結果也完全不意外了. 所以站上也有網友說不需把廠商給的保固年數看得太重了. 除了顆粒,使用習慣以外,我是真的很認同SSD 真的很靠人品就是了 :think: 我對SSD只有以上粗淺的知識, 相信有更多網友可以提供更精闢的分享看法的. |
引用:
我個人會比較在意保固年限及售後服務. 手上的M5Pro 128G用了5604小時才寫入22.381T . |
引用:
同意, 保固年限(with or without limit)與售後服務確實是很直接的購買參考條件. 不過我認為顆粒也很重要啦. YMMV. 想起我剛好也有一個前些時間從開機碟換下來當音樂跟遊戲的M5Pro 256G,剛才看了一下, 這顆也用了一年多了, 結果是....你贏了 :laugh: :laugh: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