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社會時事發言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45)
- - 護國神山群的壯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3281)
|
---|
等到三星能夠到60~70%損益兩平
台積電 早就往更先進的製程去 而3奈米工廠與百億美金設備成本 早就回收完畢 你代工1000美金一片 才能勉強打平收支(成本沒回收) 我只要500美金.少賺就是贏 廠商要找誰下訂單 |
2025-02-23 川普施壓救英特爾…台積電會接手嗎?魏哲家發言透端倪
1.近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英特爾正考慮分拆公司,並可能進行雙線交易, 將製造部門交給台積電,晶片設計業務出售給博通。 2.川普政府在這樁談判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立場矛盾,一方面支持交易, 另一方面擔心外國公司接管英特爾工廠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3.即便各方達成共識,專家表示此案整合仍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製程生態系統的差異。 目前3家相關公司對此傳聞皆拒絕置評。 |
2025-02-27 川普施壓台積電接手晶圓廠!英特爾前董事狠批:這是爛主意
文章指出,這個結果顯然不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 首先,一家領先全球的西方半導體公司,其研究部門應該設在美國或西方國家,而不是台灣。 其次,把先進晶片製造的全球壟斷權授予外商,尤其是台積電,將對美國的世界領先設計公司造成毀滅性打擊。 英特爾曾在過去領先過。 基於英特爾晶圓代工廠可能在未來領先,把先進半導體製造權交給台積電並不符合美國半導體產業或美國的利益。 將其命運交給一個風險重重的地緣政治位置,顯然違背常理。 這或許能解決川普政府的短期問題,但卻將給美國及西方世界帶來不合理的風險。 他們認為,正確的答案是英特爾應該一分為二, 美國政府應該要求英特爾將它的雙重業務分開,而製造業務只能出售給美國或西方國家的私人投資集團。 |
2025-03-04 魏哲家會川普將投資千億美元 台積電:台日計畫不變
台積電宣布有意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 台積電表示,日本和台灣投資規劃不會受到影響,一切照計畫進行,並維持可持續、穩定且逐漸增加的股利政策。 台積電指出,公司正在進行650億美元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投資專案, 以此為基礎,台積電在美國的總投資金額預計將達到1650億美元。 擴大投資包含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 這專案將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台積電日本熊本第1座廠2024年底開始量產,2025年將開始興建第2座廠。 台積電持續擴大台南科學園區3奈米產能,並在新竹和高雄科學園區建立多階段的2奈米晶圓廠,亦在台灣多個地點擴大先進封裝設施。 |
2025-03-04 台積3.3兆加碼美廠 陸行之:買到免死金牌 美版台灣科學園區即將誕生?
護國神山買到四年免死金牌?台積電4日宣布重磅消息,董事長魏哲家攜手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布將於美國再投資千億美元, 對此,半導體產業專家陸行之提出八點看法,形容台積電此舉應該算是買到四年的免死金牌, 陸行之預期美國廠資本開支將超車台灣廠,直言以後肯定會出現一個美國版台灣科學園區。 陸行之認為,台積電明後年年度資本開支破500億可期待,建議分析師可能要重算未來四年台積電的資本開支, 可以關注一下全球設備大廠。 陸行之表示,魏哲家先前曾說最先進研發將留在台灣,但如今情況可能有所改變, CoWoS產能、研發部門到美國也躲不掉,勢在必行。 |
2025-03-11 曝張忠謀曾直言「美國蓋6個廠,台積電就倒了!」陳文茜:他現在可能會修正
陳文茜說,若要否決這筆投資案,依法律是由投審會否決,不過正因如此,就變成了「不會有人否決」, 因為投審會的組成其實位階很低,主要是聽上面的,雖然依法投審會可以限制台積電不去美國, 「但是台灣的政治人物,哪來借的膽。」 陳文茜透露,當時台積電說可以蓋6個工廠時,張忠謀私下表示「蓋6個工廠台積電就倒了」, 但張忠謀可能現在會修正說法,因為他認為現在局勢是改變的,由此可見廠房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
2025-03-15 不只挖台積電 要「整串」拔走?美大咖下周來台 台廠供應鏈皮皮剉
據DigiTimes報導,台灣半導體業者表示,美國政府深知要實現半導體自主目標,非得借助台積電不可。 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千億美元,美國政府希望藉由台積電的號召力,複製新竹科學園區、南科模式, 打造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協助美國重返半導體製造榮耀。 霍布斯此行除了宴請台積電晶圓廠營運副總王英郎等高層, 更希望台積電的設備、材料等供應鏈廠商前往美國設廠,並允諾提供完善服務。 報導指出,除了帆宣、長春化學等大廠,一般中小型台廠僅能透過家登、迅得、新應材等 18家業者組成供應鏈聯盟, 成立半導體控股公司的方式,在無法拒絕赴美設廠的情況下,共享資源、合作行銷,共同分擔海外業務成本。 現階段追隨台積電的海外腳步,風險不小,但若美國製造願景得以實現,將成為台廠下一波成長契機。 |
2025-04-05 再批台灣「搶走晶片產業」 美商務部長:美國要奪回主導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其****灣遭課高達32%的稅率,引發各界關注。 雖然最新一波關稅尚未針對半導體產業,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直言,美方仍在研究如何重新奪回晶片製造的主導地位, 更直批過往的政策讓美國的晶片產業「全被台灣搶走了」。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