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rainwens 2022-08-15 10:53 A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3重備份? 我目前是沒有打算備份到這麼多.

之前就是筆電工作, 然後不斷歸檔到外接2.5"(2TB), 最近台海問題跟公司討論緊急應變.
所以除了雲端帳密給他們(那個也只能塞100GB), 就是外接硬碟處理剩下的資料了.

其實我有一些把握, 如果真的把重複不要的都刪除, 說不定可以少很多.
畢竟每次檢驗設備拍一定流程, 很多重複的, 理論上無需全部保留 XD

先試試看刪除掉一些, 也看看1TB的價位好了, 謝謝說明.
(無須做NAS, 這個就是台灣被打掉, 公司資料屬於公司資產, 我要負責任給一份而已)
===

1TB @ NT 3,500 (還真的近乎2TB半價 XD)

現在NAS設備多半都有重複資料刪除的功能(Deduplication),
如果備份的資料很多是重複的,可以省不少硬碟空間,
Windows Server 2016以後的版本也有提供這類功能。


至於SSD,我在想,單顆企業級的SSD洋垃圾,
會不會比組HDD RAID1妥善率更高一些..... :rolleyes:
而且SSD還有讀寫上的效率優勢,備份很快。

hillhsu 2022-08-15 01:46 PM

引用:
作者rainwens
現在NAS設備多半都有重複資料刪除的功能(Deduplication),
如果備份的資料很多是重複的,可以省不少硬碟空間,
Windows Server 2016以後的版本也有提供這類功能。


至於SSD,我在想,單顆企業級的SSD洋垃圾,
會不會比組HDD RAID1妥善率更高一些..... :rolleyes:
而且SSD還有讀寫上的效率優勢,備份很快。


SSD效率會比較HDD好,但資料的安全性,就自已考量了.... :think: :think: :think:
畢竟有備無患。

Ryzen X 2022-08-16 10:20 AM

引用:
作者skap0091
SSD不是不壞,只是時候未到

我大概4~5年前做資料救援,正是SSD開始普及的時期

遇到SSD故障的客人也越來越多

包含Macbook那條黑色整個封裝住的SSD

看起來幾乎防水防塵了(網路上隨便抓一張圖給各位參考)
https://i.imgur.com/1MfMtpP.jpg

Macbook機身那麼嚴實、SSD也不怕震,還封裝成那樣

還不是照樣保固內不明原因GG

而且SSD最麻煩的是主控太多種、資料分散到所有顆粒內

基本上9成都是無法救援出資料的,當備份碟...本要很厚、買很多個才行


所以買SSD時選的TBW不要太低,且要定時檢查SSD的壽命

skap0091 2022-08-16 10:48 AM

引用:
作者Ryzen X
所以買SSD時選的TBW不要太低,且要定時檢查SSD的壽命

不一定有用

當時收到很多SSD都是無預警就不過電

完全沒反應,保固內也一樣

跟SSD的TBW、壽命完全無關

我推測主控or顆粒可能有焊點接觸不良就整個GG

畢竟整顆SSD有密密麻麻的焊點,然後生產時是機器吹上去

那個其實不是多牢靠的工法

linuxwuo 2022-08-16 11:12 AM

到現在還有人把廠商公告的TBW,跟SSD使用壽命牽扯在一起,這幾年SSD廠商的獷告文宣洗腦的真徹底...

TBW只是SSD廠商願意保固負責的最高寫入量,再用下去就過保,SSD有問題廠商不再負責,與SSD真正可以用到掛的寫入量沒有任何關聯。

TBW量的多寡是廠商根據產品高低階定位,訂出他們自己認為的每日合理寫入量(DWPD),在乘以保固天數算出來的。

就像買台休旅車保固三年,不代表車子買來跑到第4年就一定會壞。

加上SSD就像IC電子零件說掛就掛,事前也不會有徵兆,看CDI健康度根本就是看爽的。

拿CDI來監控傳統硬碟還比較有效,因為機械式硬碟本身運作會有很多數值,一些數值惡化絕對關乎硬碟本身的壽命及資料安全性,相對SSD這種純電子IC根本沒有(除了實際寫入量),頂多就是拿來監控溫度。

因為運作溫度絕對是電子IC零件壽命的硬傷。

chowtom 2022-08-16 11:40 AM

引用:
作者skap0091
不一定有用

當時收到很多SSD都是無預警就不過電

完全沒反應,保固內也一樣

跟SSD的TBW、壽命完全無關

我推測主控or顆粒可能有焊點接觸不良就整個GG

畢竟整顆SSD有密密麻麻的焊點,然後生產時是機器吹上去

那個其實不是多牢靠的工法

大量生產都是用迴焊爐 維修或家庭工廠才會用吹的
回焊爐出來的焊點出問題的機率很少 有問題QC就刷掉了
通常摔到或壓到折到才會在後期出事

然後除非受到外力(短路/進水/突波)或是散熱不良
通常主控晶片跟FLASH顆粒很少自己死掉
都是被牽連的

rainwens 2022-08-16 05:12 PM

引用:
作者hillhsu
SSD效率會比較HDD好,但資料的安全性,就自已考量了.... :think: :think: :think:
畢竟有備無患。

當然,畢竟RAID也防不了中毒被駭系統全毀,多備一兩份無論如何都是需要的 :ase

不過要買到8TB以上的洋垃圾還真不容易,網拍上都很貴 :flash:

超軼絕塵 2022-08-17 08:58 AM

要論耐用度
我到現在總共買的SSD含筆電附帶的共11個SSD全都健在正常使用(第一個應該距今可能近10年)
硬碟到是壞過好幾個了
當然硬碟用過的量更多(算不清應該過30個)
廠商的TBW可能只是商業評估值
但這個東西已經有相當歷史了敢這樣抓肯定有相當信心的
就像硬碟平均故障時數雖然非常長
但實際還是一堆人遇上一下就掛的

healthfirst. 2022-09-03 07:18 PM

最近要給老電腦換SSD
MX500 1TB $2099含運
看一下二手
怎麼價格都沒差多少? :shock:
還是買全新的MX500好了 :p

TBW要看得到
廠商才能決定保固給不給吧
要是弄到TBW整個看不到 :rolleyes:

linuxwuo 2022-09-03 07:36 PM

引用:
作者healthfirst.
TBW要看得到
廠商才能決定保固給不給吧
要是弄到TBW整個看不到 :rolleyes:

所以現實執行面上,還是看製造日期(或購買日期)來判斷保固,我還真的沒聽過有誰因為TBW寫超過拒保的案例。

我個人覺得廠商開始加入TBW作為保固條件,應該是商業宣示大於實際意義吧,就是拿來區別自家廠SSD產品之間,高階商品以及低階商品,以及一般零售商品與企業級商品的不同(同容量價格差異非常多)。

但是反過來拿TBW到達率來估算SSD的使用壽命,就真的是牛頭不對馬嘴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